第七零五章 背刺(1)(1 / 3)

最近这段时光,是沈光林穿越以来最开心的日子。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老了以后怎么跟孙子吹嘘自己这段牛逼的时光了。

而且,为了表示自己敬业,他放着实验室茫茫多的工作不去做,还给本科生们去上课了的,一节课都没落下。

珍惜这段为数不多的好时光吧。

以后,再给你们上课的, 就不再是沈教授了,那是沈委员了。

学部委员能够给本科生上课,这是多高尚的情怀才能做到啊?

现在的新生正在进行军训。

今年是新生军训全面推广的第二年,沈光林虽然不带新生班了,但还是对参加军训的同学们进行了慰问。

无他,沈某人心情好啊。

大家军训辛苦了,晚上吃个西瓜解解暑吧。

这也是大家这辈子以来吃过最甜的西瓜, 能够记得很久了。

现在的大学军训还是为期一个月的严格训练,会从9月1号一直持续训练到国庆节。

等再过几年, 大学军训就实行另一种方式了,大约是从1990年开始,军训要训一整年呢,四年制的大学以后也会变成五年制的了。

之所以执行如此严格的军训制度,也是为了大家好。

这个社会上,一直都有一种好叫做我是为你好,也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很冷。

在沈光林还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做为沈光林好的事情了。

就在沈光林踌躇满志的以为自己备选学部委员一切无虞的时候,他实验室的研究员,窦伟先生的父亲老窦同志找他有事,请他务必前往。

好久没见这个臭老头了呢,最近他忙啥呢?

还能忙啥,忙着在家带孩子呗。

窦伟现在已经不是单身了呢, 他结婚了的,而且已经有了孩子。

窦伟在沈光林实验室已经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 现在掌管生物组的人事和培训工作,已经不在科研第一线继续奋战了。

说起来,科研真的是要看天赋的,窦伟和他同学老孔的天赋都不算太够。

至少,和沈光林实验室的那些天才学生想比,他们的天赋并不突出。

既然如此,索性他们就不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了,转身做起了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也挺好的。

在一家实验室,如果‘传帮带’工作做的好了,有时候比出成果更重要呢。

这也是很多博士生死活都不能毕业的原因。

在京城大学,最不缺乏的就是天才和有天赋的学生。

相反,他们缺乏的是有个好老师和有個好的学习环境。

在沈光林的实验室里,这一切条件都是具备的,真的算是上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了。

无论哪个年代,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好学,都是出了名的。

他们比你们聪明,还比你们努力,要说他们不成功,谁才成功能。

而且,为了给他们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验机会,沈光林实验室几乎成了实习生的培养基地了。

并且,他们一个实验室的阅览室, 竟然比一般大学的图书馆花费的钱还要多呢。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学生们一个接触世界前沿科技的机会。

自从抗虫棉研发成功之后,窦伟可以说已经有“退居二线“的打算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比天天加班好得多,还不用担心脱发,何乐而不为。

而且,这些年随着大长老淡出历史舞台,老窦也已经事实上退休了,他除了带孩子,也没有什么需要追求的了。

而且,随着干部年轻化的推进,老窦也已经不用再做幕僚了,这是好事,可以多活好几年。

在家含饴弄孙的难道不好吗。

尤其,沈光林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