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误解(1 / 4)

赵知府从将军府告辞出来,马上就请跟他一同出门的泉州守备一起到一处茶馆的雅间喝茶。

泉州守备姓吴,也是四十岁左右,赵知府觉得他对张晓珲了解得会更多一些。

赵知府猜的没错,吴守备对张晓珲的了解确实不少,这不光是因为他们同属武官,也是因为吴守备的二儿子被武备学堂录取了。

原本武备学堂的招生函发往全军的时候,吴守备只是想让儿子去碰碰运气,他们远离京城,跟勋贵们也说不上话,就算说的上话人家凭什么替你说话?谁家中没有十个八个等着进学堂鎏金的子弟呢?多了你一个他家就得少一个。

可据儿子写回来的家信中,那武备学堂的招生考核过程是由这位张将军制定的,无论是谁都需通过考核才可入学,那考核过程极为苛刻,刷下了不少的权贵子弟,像他家老二这样的学员才得以入学。

因此吴守备对张晓珲还是很有好感的,当然从儿子的信中也多少了解了张晓珲的来历。

“明日设宴请张将军,还请吴将军一起作陪。”两人坐定,小二上了茶后,赵知府亲自给吴守备斟茶后说道。

“某不胜荣幸。”吴守备笑道,他跟赵知府也算是老熟人了,多少猜到他要作何打算。

“不瞒吴守备,我对这位张将军可说是一无所知,你与张将军同属军中人士,应是多有了解罢,不知可能与我分说一二?也有利于日后我等配合张将军的行事。”赵知府说道。

“好说,只我了解的亦不算多,不知知府大人想知晓何事?”吴守备说道。

“不知这位张将军是何来头?何以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身份,据我所知,大乾立国以来,晋升如此快速的唯有国舅府卫国公府的卫小将军,这位是何家世背景?”赵知府问道。

他们在南方,虽也算边陲之地,但是从海上来的威胁如今几乎没有,也就是些许小贼打劫渔民,泉州离那胡人天远地远,因此也不关心邸报中有关打仗的事情,每日大小政事繁多,扫了一眼也不会记在心里,反正武将又不会跟他们文官抢位置。

“要说家世背景嘛,听说张将军乃是安平郡主的亲兄长。”吴守备说道。其实他知晓张晓珲只是庄户人家出身,但这算什么家世?既然赵知府问家世,这郡主兄长应该算是拿得出手的家世了吧!

“安平郡主?”赵知府不解,“郡主不是应该随着天家的姓么?”

“您大概是贵人多忘事了,这安平郡主是皇上特封的。”吴守备说道。

“此事我还真不知晓,为何特封?”赵知府说道。

“安平郡主便是瑛痘娘娘。”吴守备说道。

“什么?”赵知府大吃一惊,“这瑛痘娘娘竟是真人?”

瑛痘娘娘他自然是知晓的,泉州一地的牛痘疫苗接种工作他也在推进,但他以为这“瑛痘娘娘”是朝廷为了让民众接受种牛痘而杜撰出来的人物,如今听说竟然是张晓珲的亲妹子当然很吃惊。

“自然是真人,犬子在京城亦见过她……的骡车。”吴守备说道。

“郡主……坐骡车?”赵知府问道。

这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是乡下小地主的做派呢?

“正是,犬子当日见了也甚感讶异,那骡车虽老旧,也确是骡子驼行,但骡车四周却有多名骁勇护卫随护,守卫甚是严密。”吴守备说道。

此景想来确是怪异,因此儿子信中把此事当成稀罕事说与家人。

“如此说来确非一般人,这般行事亦难怪会想出种牛痘的法子。”赵知府说道。

“那张将军总不会因着自己妹子是郡主得此职衔罢,他可是立过什么军功?”赵知府问道。

“自然不是,张将军的本事比之安平郡主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前年他潜入敌营于几万人中一举砍了胡首横空出世以来,我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