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风神涡扇发动机(1 / 3)

姜余没有在离心机厂多呆,他准备去隔壁的风神动力机械厂看一看。

为此,李世林还准备了一辆吉普车。

姜余很奇怪这样的举动,不就两三百米吗?

“老李,干嘛呢?我又不是没腿,走过去就行了。”

李世林坐上驾驶位,招呼道。

“上来吧!去了你就知道了。”

还挺神秘的!

……

20分钟后,车子开出了城区。

……

又10分钟后。

吉普车来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山脚下。

看到这里一条长长的跑道,姜余很快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废弃了的空军基地。

根据李世林的说法,由于战略转移的需要,这里基本上算是半废弃状态。

上面得知李世林要建航发工厂,便把这个地方以友情价卖给了腾辉精工。

发动机生产好了,肯定是空运出去更好,这些东西太贵重了。

粤东地区的路实在太糟糕了。

这里原本还有一个排的士兵驻扎,也顺带让腾辉精工接收了,武器弹药之类的也没有收缴。

毕竟,这也是算另类的支持了。

李世林开着车在四处逛了会。

姜余发现这里的安保措施非常不错,就是士兵少了点。

“老李,这里人少了些,再多找些退伍兵过来,我不放心啊。”

“另外,这里的安全保卫设施都要重建一下,要像军事重地那样来建设。”

“最好啊,从部队里面再弄些精明的军犬过来,有时候更好用点。”

……

“飞十”的惨痛教训告诉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谨小慎微的态度。

两人一起来到研究所。

姜余发现这里的科研人员大部分都是老毛子,二毛子。

原“飞十”的几个老专家也带着一批京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这里实习。

研究所所长是个50岁的老毛子,名字叫卢卡·伊万科维奇。

“亲爱的老板,您终于过来了,我们可是等的太辛苦啊!”

他身旁有个翻译兼秘书,也是个老毛子,20多岁的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东北话说得贼标准。

姜余有点好奇,现在的俄罗斯人怎么对汉语有兴趣了?

后来一问才知道。

这小伙子是俄罗斯族,地道的桦国人,东北哪个屯的就不清楚了。

卢卡·伊万科维奇带着姜余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工厂。

他一边讲解,还一边夸赞姜余带过来的那种风神涡扇发动机图纸“牛B”。

他偶尔还冒出几个中文单词,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旁边的翻译解释说,卢卡·伊万科维奇和这里的科研人员已经加入了桦国籍。

这些归附人员,现在都正想方设法学习中文,这小伙子也算是他们的中文老师了。

姜余这下就更加好奇了。

桦国因为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很少破例允许外国人入籍。

卢卡·伊万科维奇解释说。

“上次从乌克兰过来的飞行员有200多人,大部分都是我们俄罗斯人,只有少部分是乌克兰人。”

“考虑到桦国已有俄罗斯族,军方就把这些俄罗斯人编入桦国……”

姜余插嘴问道。

“那些乌克兰人怎么办?”

卢卡·伊万科维奇耸耸肩,摊摊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想都不用想,那些乌克兰人肯定会闹。

他们回家是不可能的。

家里直系亲属基本都带过来了,还回那个鸟不拉屎地方干嘛呢?

……

风神涡扇航空发动机,看似功率很高,也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