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迟到者(1 / 2)

高士源的确没有想过晏超然说的这个问题,如果不去想的话,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真要仔细想的话,晏超然说的话又似乎非常有道理。假如真出现了那种情况,该选择程芳玉还是团子姐姐呢?

虽说高士源认识程芳玉远早于团子姐姐,从心理上来说,他更偏爱程芳玉。然而真要让他放弃团子姐姐,他又于心何忍?若是反过来,选择团子姐姐,放弃程芳玉,他更加做不到!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高士源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一直在听他们两个人说话的宋达仁突然说:“士源,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想,你是把团子姐姐和程芳玉当成了一个人去爱,一个属于现实世界,一个属于虚拟世界。”

宋达仁的话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高士源看着他说:“确实是这样,她们两个人的性格气质太像了。不过,超然提的那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想过,真的很难回答。好在,那种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士源,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问问你,假如真出现了这种极端情况,你怎么选择?”晏超然说。

“你就拿我开玩笑吧你!走桃花运的人是你,又不是我!我睡觉去了,不跟你们两个有女朋友的人闲扯了。”高士源说着,站起来,去了自己的卧室。

虽然嘴上说要去睡觉,但高士源并没有睡,而是拿着手机接着和团子姐姐聊天:“团子姐姐,还在看书吗?”

“嗯,看的杨绛写的《我们仨》。”团子姐姐回复。

《我们仨》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的故事,既有相聚的温馨,又有天人永隔的痛苦。高士源在读那本书时,就曾被深深感动。他对团子姐姐说:“那是一本让人读了很感动的书。”

“嗯,生离死别,人生无法弥补的伤痛,特别是失去真正爱的人。”

“人生短短几十年,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高士源写下这些文字,内心非常矛盾,就像是《我们仨》所蕴含的感情,既有欢喜,又有痛苦。他与程芳玉、团子姐姐相遇相知,如果后二者有一人单身的话,都可以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爱人,然而人生太凄凉。

高士源觉得非常悲哀,随口吟出了四句诗:“莫道不相知,相知亦何迟。弗如化青烟,翛然随风去。”

他想把这四句诗发给团子姐姐,但打完字之后,要发送的时候,又放弃了,因为这四句诗体现出的感情太绝望了。团子姐姐的生活本来就充满了痛苦,他又怎能再给她增加烦恼?

团子姐姐又发了新的消息过来:“是啊,三观差距不能太大,至少有一个对两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共同爱好,才能够求同存异,一直有共同语言。年轻的时候不明白,现在明白已经晚了。”

“还不晚,人生才过了还不到一半。”

“没有机会了。”

“还有的,只要你愿意。”

高士源知道,团子姐姐一定明白他的意思,但她没有回复。

高士源又想起了晏超然说的那个问题,就问团子姐姐:“一个朋友知道我的事情,刚刚问了我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

“他问我,如果我喜欢的那个女同事和你都离婚了,同时向我表白,要嫁给我,我会选择和谁结婚。”

“哈哈,你朋友竟然能想出这个问题来,你怎么回答的?”

“我没有回答。”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你和她哪一个都不可能离婚,更不可能要嫁给我,我没有那么好的福气。”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结果,我是说如果,你就和那个女同事结婚,不用管我。你可以当我从来没有存在过,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