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一碗水端不平(1 / 2)

简单说,成绩好,有想法,能闯荡的孩子,家里会重用。

或者,他们想要自行发展,家里也会给与支持。

若是胆子小,能力差一些的孩子,就留在家里做些后勤工作。

起码空间里这几百亩田地就需要太多人手照料了…

总之,空间不养闲人,也没有闲人。

所有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更好的生活…

有竞争,但更多是互帮互助。

这些孩子因为一场劫难,没了血脉亲人,却有了更大的家庭,有了太多没有血缘的兄弟姐妹…

初一过了,就是初二回家娘的日子了。

刘氏和王氏都带了孩子,坐了马车回娘家去了。

不得不说,这一日也是她们盼望欢喜的时刻。

方家如今日子富庶,公婆慈爱,方玉又做了官,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名望有名望。

王家和刘家对这两个姑奶奶可是半点儿不敢怠慢,甚至巴结都来不及呢。

这一日,等在王家和刘家,可不都是自家的爹娘兄弟,就是旁支亲族也来了很多。

不必说,方老大和方老二被男人们请过去,一起喝酒。

刘氏和王氏就留在屋里,同老娘嫂子婶子们说笑。

刘家是庄户人家,行事更实在。

刘老太拉了闺女,见她袄裙都是锦缎,头上插了金钗,养的是脸嫩手也绵软,就满意之极。

“哎呀,你这丫头,小时候瞧着连句话都不愿意说,没想到,居然是最有福气的。”

刘氏的嫂子抱了七斤,也是笑的合不拢嘴,稀罕的不成。

“娘说的是,小妹最有福气了。

不说金子如今读书多出息,就是七斤也一眨眼这么大了。

有这两个大儿子在身边,小妹的福气以后更厚呢。”

刘氏厚道,就笑道。

“说起来,平日在家,我就做过饭,洗衣打扫都有丫鬟呢。

这俩孩子也不用我费心,真是清闲。

在这么下去,我都怕养成猪了。”

“这就好,这就好。

当初看着方老大憨厚,还担心你跟了他,以后当大嫂子要吃亏。

没想到,你倒是掉福坑儿里了。

这村里多少姑娘,提起你来,都羡慕的红眼睛呢。”

刘老太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闺女日子好,她高兴,更高兴的是方家对自家的照顾啊。

就是方才那马车上卸下的半扇猪肉,一只羊,一筐鸡蛋,四坛子酒,还有两筐果子呢。

而且每次闺女回来都要偷偷贴补一些银子呢。

果然,这会儿屋里没人,七斤也跑出去玩了。

刘氏塞给老娘一只荷包,里面塞了十几两的碎银子。

另外还有两根银簪子,老娘和嫂子一人一根儿。

刘老太婆媳推拒两下,也就收下了,这脸上的笑就更没落下过。

同样,王氏这会儿也在娘家说话呢。

但王家是商贾出身,就不如刘家农户本分实在,所图也更多一些。

王氏的嫂子忙的团团转,脸上笑得恨不得开出一朵花儿。

话里话外都是恭维小姑,王氏只是笑着听听,并不搭话茬儿。

王老太当然也疼闺女,但做父母的,儿女多了,哪有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特别是闺女嫁出去了,儿子却是留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养老。

儿媳伺候吃喝穿戴,孙子传宗接代。

免不得,老人的心就要偏一些。

闺女日子过得好,闺女不缺银子。

力所能及的,帮兄弟一把也是应该啊…

于是,王老太扯了闺女的手,夸了闺女金镯子,又夸闺女的裙子绣了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