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一根新笔改文运(1 / 2)

当晚,方圆儿终于忙完,逮到机会进空间的时候,方玉已经拿了几块矿石在摆弄了。

如今在桥安县,说句大不敬的,方玉这个县令的话,比皇帝还好用。

中午时候,方玉得了消息,听说妹妹犯愁找不到的石磨矿就在桥安县。

他也大吃一惊,转而又欢喜起来。

这简直是上天赐给桥安县的另一条财路。

他仔细听过妹妹说起铅笔的方便用途,若是当真成了,简直会直接改变大魏的文运。

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是桥安县扬名得利的大喜事。

当即,他就派人出去打探。

果然在桥安县的一个村子问了出来,附近有个黑石山。

碰巧是杨光带人过去的,直接在马背上挂了两筐矿石回来。

方圆儿顾不得跟哥哥多说,上前拿了矿石检查。

她前世也没接触过石墨矿,铅笔倒是用得不少。

但这会儿有个最简单的法子,把矿石捣碎成粉末,捏一捏,确实滑腻黝黑,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当即,两个半神族的汉子被喊了过来,帮忙捣碎矿石,寻找黏土,烘干,同样碾成粉末。

方圆儿翻遍了整个空间,最后在孙老大夫哪里打劫了一根细细的铜管。

其实说是细,也有筷子那么粗了。

这个时代的工艺,还是做不到太过精细。

石墨粉末,黏土粉末,按照几个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掺和少量的水,充分搅拌。

最后塞到铜管里,挤压紧实之后,放到火上轻轻烤。

这些工序说起来简单,其实很是耗费功夫,而且不同的配料比例,不同的煅烧时间,都要区分开,做好记录。

最后笔芯成型,还要放进油脂里浸泡,以免笔芯太硬,容易折断,划破纸张。

这么一忙,就是两天,待得第一根成型的铅笔拿在手上,方圆儿实在有些嫌弃。

这铅笔足有食指那么粗,也没比毛笔轻巧到哪里去。

幸好,笔芯还算成功,写出来,笔迹均匀,不软不硬。

方玉等人没见过铅笔,没有对比,就对这新笔喜爱的不成。

方玉试着在纸上写字,巴掌大一块纸居然写了二百多字,若是毛笔蘸墨,只能写三十左右。

这么说,相当于剩下了六张纸。

而且铅笔写字不会晕染,不用研磨,随写随用。

顶多需要削一下木头皮,但那也是在写了几千个字之后。

方老二喜欢的爱不释手,一个劲儿的说。

“这可太好了,以后在外边记账,不用犯愁了。”

方圆儿随手试了试,应道。

“还算勉强,可以再改进一下。

另外,这几日有功夫,还要琢磨一下橡皮。

若是写错,还可以擦掉修改。”

“什么,字迹还可以擦掉?”

众人惊讶的齐齐问出口,惹得方圆儿惊了一跳,应道。

“当然可以擦了,不过纸张要硬一些才行。

若是宣纸,怕是会擦破。”

“不用宣纸,宣纸是画画用的。

记账的本子,本来就是硬的。”

方老二兴奋的搓手,催促道。

“赶紧做一些出来,给我来两套,马上过年了,家里流水账太多了。

我随时都要记两笔!”

方玉也是说道,“若是做得多,给我也备一些,加到年礼里面。”

金子和七斤八斤几个在旁边,也是毫不示弱。

“还有我们,姑姑,我们也要!”

“好,好,都有!”

方圆儿赶紧笑着应声,嗔怪道。

“原本是给初学写算的学童们准备的,你们倒是先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