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达芬奇背唐诗与开辟新航线(2 / 3)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6758 字 2020-06-12

这就够了,你想既然如此,你可以视为力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正比的意思就是物体重量越大,力就越大,然后你再自己造个符号表示一下,比如像这样”。

朱厚照向教一个初中生一样,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f∝“这就表示力与重量成正比”。

朱厚照已经把阿拉伯数字与拉丁字母以及一些自然科学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字符推广到了京师大学,因而此时王文素看着这个公式也不陌生,只在一边乖乖点头。

&n表示,你假定g与重量相乘就是地球对这物体产生的引力,不就是f,接下来你就不可以只需知道物体重量和这个g是多少就能知道力多大了吗?”

朱厚照这么一说,王文素恍然大悟起来:“陛下圣明!”

朱厚照只淡淡一笑,他倒没觉得这个有多难,毕竟这在后世一个中学生就能掌握,不过,他也能理解王文素为何这么震惊,毕竟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他这个时代的明朝人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王文素得到朱厚照启发后,也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测定g是多少就可以,但也因此,他比找朱厚照之前更加疯狂,开始思考着如何去测量g。

朱厚照知道后也很是支持,表示王文素如果需要帮忙可以直接找学部,学部不得推诿。

不过,朱厚照没有直接告诉王文素重力加速度一般是多少,他想让王文素等明朝人自己去测算出来,这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明朝的人知道重力加速度是多少的答案,还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

地球这个概念在大明深入人心后,夏言这些人想到的是尽快让大明抢占全球资源,而王文素想到的则是研究更深入的物理,朱厚照不但支持前者,也支持后者,他知道等伽利略牛顿这些人物出世来建立经典物理学是不可能了,得让大明自己的科学家们亲自来建立起物理与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种规律。

王文素还在为测定地球引力(重力)而努力,而夏言和张延龄现在已在正德十三年早春二月的时节到达了两广香山县(香港)境内的濠镜。

现在的濠镜已经成为整个南大明海的海运中心。

每年五六月份就有无数官营或民营的大明大帆船运载着在大陆采购的生丝、棉布、绸布、肥皂、玻璃、高碳钢刀、弹簧,在五六月的时节,趁着季风运往日本,然后将这些商品换成白银,与十一月份以后趁着季风回到濠镜。

在大明,生丝、棉布和绸布随着机械纺纱工业的推广,成本已经降得极低,而肥皂、玻璃、高碳钢刀以及弹簧等物在这个时代算是高科技产品,也只有大明能生产,所以卖去日本的利润都很高。

基本上利润都在百分之百以上,甚至有的高达百分之两百。

大明的商船每年往来一次的利润都在两百万两白银以上。

当然,在以前的时候,这条航线是被小佛郎机(葡萄牙)控制的。

但在大明皇帝同意林廷选在两广开海,且编练水师即现在的海军后,尤其是在大明水师全歼企图占领满剌加(马六甲)的小佛郎机舰队后,这条航线就归了大明所有。

从日本到满剌加,整个大明海境内基本上就只有大明的船只存在。

而现在随着濠镜开埠,这条航线就正式变成了从濠镜到日本长崎的固定航线。

但随着松江开埠,将来去往日本的航线无疑会变成从松江府上海县到日本长崎,因而濠镜的航运地位无疑会因此受到影响。

因为濠镜开埠而尝尽贸易好处的两广官员对此是忧心忡忡,两广总督汪宏甚至就屡次上疏希望朝廷不要开海松江。

当然,汪宏阻止不了朝廷的决定。

所以,如今松江一开埠,两广的官员就开始更加焦虑起来,而等到夏言到达濠镜后,汪宏等两广的官员更是立即就询问着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