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见解(1 / 2)

大明豪贾 风鵿 2698 字 2022-01-11

“有得有失吧,那杨宁也非善茬,虽然我咬死不放舟山三地,不过大明那边应该不会放弃,我想不久后恐怕还会有重臣前来吧”

刘建看了看商辂笑道。

“哦,建德兄如此肯定?”

众人一听大惊,彭时则上前拜道。

“当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于情于理,舟山三地的确属于我们强占,我们理亏,而且如今大明正集中力量,对付思贼,北方蒙古也成黑云压城之势,故而如今那大明也不会与我为敌,继续派重臣前来交涉,便是唯一选择了”

刘建又说道。

“可我听说,大明皇帝也才十三四岁,但其确英武非凡,年轻气盛,怕是其不会就此罢手吧”

刘观上前拜道。

“其未成年,虽已娶钱氏,然尚未亲政,朝政任由太皇太后临朝,内阁三杨,张辅,胡濙五位辅政大臣掌握,这几人老成持重,断不会胡来,想必一月底,二月初,便会有使臣前来”

刘建又笑道。

“建德兄如此肯定?”

罗瑛拜道。

“是的”

刘建点头说道。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建德兄未入朝堂,也未在京师深根,但为何确对朝中之事如此了解,就算有猎守队,也不见得会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吧”

李郁拜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我未入朝堂,但我可以从一些道听途说以及大明邸报中了解一些大明时政,之后只需要根据这些明面的消息,配合猎守队打探的消息一起分析即可,就如这朝堂之中,虽然派系复杂,但实际上并非毫无头绪,官员之中,南方系,北方系,浙江系,江西系,湖广系等朋党林立,勋贵之中,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定国公徐显祖,哪怕会昌伯孙忠等也各据势力,更别说宫中掌握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大太监王振,这些虽然表面上团结一致,一片和谐,但背地里可没少给对方使绊子,就如这次王振以我的名义借题发挥,不是最后也被其他人利用来铲除异己,打击朋党吗,如今大明朝堂其实只缺一颗能够激起千层浪花的石子而已,加上蒙古,思任发这一南一北的叛乱,威胁,作为内阁的三杨会选择以和谈的方式来应对我的判断,就不难做出了”

刘建笑道。

众人一听,纷纷惊讶着刘建准确的判断力。

可只有刘建知道,自己为何如此言语,总不能告诉他们,我是从史书上看的吧。

“建德兄所言,的确令人惊叹,可不知建德兄打算如何与大明相处,那舟山三地就真不能放?”

彭时与众人对视一眼,说道。

“不是我不想放,是我需要一个和大明商贸交流的平台,而舟山三地是绝好之地,实际上我在考虑对大明彻底开放江口,青浦以及舟山南北二城作为贸易之地,岂不妙哉”

刘建笑道。

“如此舟山的玻璃窗,玻璃温室,水泥路,水泥砖房,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等岂不是都被大明知晓了吗,难道建德兄想把这些也当成商品,卖给大明吗”

商辂拜道。

以江口,青浦为贸易点,商辂好理解,反正这两地如今都是与大明那些个代理商,商人的贸易交换之地。

但开放舟山,这怕是不妥吧。

“卖给大明,多一个市场,岂不更好”

刘建看了看商辂,笑道。

“好是好,也可以赚取海量的利润,金银,但是如今我们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要是真按照我们的价格卖给大明,大明国内那些被建德兄称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会轰然坍塌,大明那些农民甚至所谓地主阶级必然群情激奋,天下必然动荡,如此大明内乱,建德兄的机会就来了,可如此是否太急了点,而且大明要是了解这一切,岂不是更加要与建德兄动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