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利益面前谁也不好使(2 / 2)

大明王朝1500 似水如烟 2274 字 2022-01-11

就是一群自私自利,只知道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人,根本没有为国为民的格局,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侵蚀大明根基的蛀虫。

恰恰是这些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的人,导致了大明的衰落。

当然,这里面也有制度方面的问题。

如果能从制度上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那是最好的了。

不过,遏制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双方产生冲突。

就连朱厚照在西山采煤,这件事情上都会令张鹤龄、柳景这个小圈子产生如此大的反应。那要是涉及全国的利益重新分配呢?又将是多大的反应呢?

张鹤龄这些人的小动作,朱厚照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在确定好蜂窝煤和煤炉的价格后,就留在了惜薪司西厂,亲自组织大家制作蜂窝煤。

由于有模具,制作工艺就变得非常简单。那些被招募的流民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很快就能成手。

城外的煤炭不断地被运到西厂这里。而这里的工人则开始制作蜂窝煤。

做好的蜂窝煤都被整整齐齐地摆在空旷的场地里。

看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蜂窝煤,朱厚照颇有成就感。

他问道:“李强。城里运送蜂窝煤的大车,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强回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我们这里的工匠制造了一批大车,由于时间紧,制作了也就二百多辆,另外,从外边购买了二手的大车,一百多辆。现在咱们有四百多辆大车吧。”

朱厚照听了,说道:“这还远远不够。以后销售逐步铺开,四百多辆是不行的。还得让工匠继续生产,另外还得生产一些能够在胡同里走的小车。前期咱们可以在京城设立一些销售点。后期咱们就得送货上门了。”

蜂窝煤对薪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燃烧时间,还是价格,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可是仅靠这两个优势还远远不够。还得不断地完善服务。通过服务来加强与广大客户得力联系,这才是王道。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让大家一直都使用自家的产品。

虽然这个产业是堂堂大明皇太子的产业,但是也得符合市场规律。否则一旦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这些客户瞬间就会选择对方,那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会瞬间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