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薪炭是个大问题(2 / 2)

大明王朝1500 似水如烟 2260 字 2022-01-11

况,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他没有想到,京城的薪炭供应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大明的燃料供应,基本上就是柴炭。

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是从沿江的芦洲,以及龙江瓦屑二场取用。

到了朱棣定都北京。就从黄花镇、红螺山、白羊口等地采办。

宣德四年,设立了易州山厂,专门负责为京城供应柴炭。

景泰年间,又移到平山,后期又移到满城。到了天顺初年,重新移到易州。

京城人口逐年增加,再加上冬天的取暖问题。柴炭的需求量也是直线上升。

仅弘治初年,内廷所需柴炭就达两千余万斤。

经过这么些年的砍伐。京城及其周边的森林遭受了极度破坏。只能到更远的地区进行采伐。

除了这些,山西、山东、直隶等地需要派出大量的砍柴夫、拾柴夫。每个季度两万五千余人,一年四个季度,就得十万余人。

可以说,为了供应京城的柴炭,不仅破坏了京城周边的环境,也增加了一些州府的负担。

有些官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多种树,可是收效甚微。

在付出了如此巨大代价之下,京城的柴炭供应依旧是满足不了需求。这也是导致入冬后,柴炭价格不断上扬的重要原因。供应明显跟不上需求。

朱厚照这里可以从惜薪司调拨。可是普通商家、普通百姓呢。

朱厚照觉得,这是个大问题。真得研究研究解决的办法了。

前面忙得不亦乐乎,后院又在卸薪炭。朱厚照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他就打算出去转一转。

于是朱厚照就让王钦带着几个护卫帮忙。让张永到前面打理酒楼。生意不能受到影响。

而他自己仅带着刘瑾,从后门出去。逛一逛再回来。

王钦岂能让朱厚照就和刘瑾两个人出去逛呀。他就向朱厚照建议,安排两名侍卫贴身保护朱厚照。

可是朱厚照却拒绝了。自己就是在美膳楼附近转一转。自己是乔装打扮,外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是当今大明的皇太子。

于是,朱厚照、刘瑾主仆二人,就出了美膳楼的后院,到附近逛一逛,看一看京城的街巷文化,了解一下京城真实的情况。这些可是在深宫中、奏折中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