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春闱张榜了(2 / 4)

没必要再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早朝刚下不久,宗人府那边就传出来了对李佑的处理意见。

剥夺燕王之位,废除皇子身份,贬为庶人,在原燕王府禁足,无圣旨,不得踏出府门一步。

处理完燕王的事情之后,李世民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微一沉吟,转头吩咐道。

“去,把上官仪给朕请来——”

随身伺候的老内侍,当即领命,转身往外就走,还没走出宫门,就听后面李世民又喊了一句。

“且慢——”

老内侍回身,垂手等着李世民的吩咐。

“不必了,你还是去大唐晚报报社,去找李义府吧,就说是朕的意思,让他亲自操刀……”

老内侍明显很有些意外,但还是恭敬地应了一声,领了旨意,快步出去了。

对燕王的处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歹,关键还是看怎么宣传。

目送着老内侍离开,长孙无忌有些意外的微微挑了挑眉,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不过,没有说话,反倒是房玄龄笑着赞了一句。

“那个李义府,倒确实是个聪明能干的,陛下若是同意,微臣那边,倒是愿意给自己添个帮手……”

“玄龄兄,你不能看到人才就往自己手底下扒拉啊,多少也给我们吏部留一个,我觉得那个李义府就挺适合来我们吏部的……”

见房玄龄开口,旁边的长孙无忌也笑着打趣了一句。

那个李义府虽然年轻,但主持大唐晚报这么久,在配合朝廷的宣传上,拿捏的竟然恰如其分,有时候,连他都不得不赞许几分。

若是一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他觉得还算正常,但李义府分明是一个连科举都未曾参加过的年轻人,这份悟性,就真的是很不简单了。

见他们两个说得热闹,李世民也不由心情大好。

“你们两个倒是好眼光,不过我看十有八九也是没戏,那李义府能不能来,恐怕朕说了也没用,这事,你们得找子安——”

说到这里,李世民乐呵呵地道。

“这李义府可不仅仅是他的爱徒,还是他大唐晚报的顶梁柱,你们把人给他挖走了,一时半会的,到哪里给他再找这么一根顶梁柱去……”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凑个趣儿,也没真想着能把李义府给要过来。毕竟,身为陛下的心腹肱骨,他们也知道,这事绝不可能。

大唐晚报何止是王子安的产业啊?

那也陛下的产业。

自大唐晚报发行以来,为陛下办了多少大事?

有心人,心知肚明。

陛下对那个大唐晚报有多重视,只要不瞎,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岂能允许别人把李义府这个顶梁柱给挖走?

几个人,正说笑间,就看到李孝恭拿着一沓纸张,脚步轻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本次春闱,评卷工作已经全部完毕,按照陛下旨意,此次共录取进士科36人,明经科78人,明算科152人,明法科……”

抡才大典,乃是国之大事。

李世民一脸认真地听着李孝恭的汇报,时不时地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另有吏员科总计786人……”

说到这里,李孝恭不由微微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微臣虽然已经让人尽量择优录取,但这些人报名的人,大多是家境贫寒的子弟,其中学问精到者就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学问普通,甚至有些只能算粗通文墨……”

说到这里,李孝恭都快说不下去了,如果不是李世民一再强调,要降低标准,多录取些人,这些人,他还能再砍去三成中的两成。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

“无妨,总比现在那些不通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