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五行山下有神徒(1 / 3)

夜深处

唐三藏虽为镇山太保刘伯钦礼遇,客房之中更是清扫数遍,然而毕竟白日所见实是扰了心绪,也让他得知若无神通广大者,则寸步难行。

三藏心中倒也颇为复杂,他白日里也见镇山太保之能,心中悦之,又想起太白金星所遗话语,本来以为那便是前路神徒,却又见其食荤腥、造杀孽,更有老母妻儿尚在,心中倒是熄了心思。

虽则说唐三藏熄了招太保为弟子之念,然而念及前路尚远,心中却又颇为忧虑,便索性坐起身来,潜心诵经,以求佛陀保佑。

次日,那刘伯钦一家老小都起来,早整了素斋款待三藏,三藏用过素斋,又净过手,披了锦斓袈裟。

你道这和尚为何如此庄重,却原来是前日间,那刘伯钦之母知三藏乃是大唐圣僧,便邀他为先夫诵经以脱沉沦,这和尚本就一心至诚只为取真经、度世人,又得这一家老小款待自然无有不应。

唐三藏穿着整齐,便先至堂前捻了香,拜了家堂,又盘坐于堂前,敲响木鱼,口中念了净口业真言,然后又是、、等一众经文,直从早上念至傍晚,又献了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书方才收功。

刘伯钦一家自是甚为感激,又为三藏烧了素斋,好生款待。

那唐三藏但也确实算个高僧,他诵动真经之时,天地便生感应,于阴司之中受罪之刘翁竟受了佛光庇佑!

待到烧了文书之后,有阴司小鬼一阶一阶查看,终送至十殿阎罗处,十殿阎罗读过三藏之文书,也自不敢怠慢,便差人去唤了刘翁。

少时,有阴差携了刘翁过来,此刻的刘翁却以满身佛光,再无前番厉鬼模样,倒更似个修行佛法的圆满之士。

秦广王见此,便说道:“刘界峰,你生前虽为镇山太保,镇住双叉岭一众妖邪,护佑周遭百姓,然杀生过多,造孽不甚列举,本当受刑一百二十载,洗清罪孽后方可入得六道轮回,然既有圣僧为你祷告,你那冤孽皆去,且仍有福缘在身,崔判官,你且为他寻个好去处!”

旁边崔判官翻翻生死簿,说道:“明日里卯时那长安之处倒正有一好去处。”

秦广王点点头,也不多作询问,又道:“刘界峰,你可愿意?”

刘翁虽仍旧不知所云,却也忙不迭磕头拜谢。

秦广王便道:“既如此,你明日里便随阴差前去轮回之处,今日里可去人间与你那亲人告别。”

刘翁告谢拜退不提,却又有一众阴差围了上去,为他细说缘由,那刘翁方才知道是自家遇了贵人……

深夜时刻

那刘翁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便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刘翁说完便回了阴司,他也知自己非是阳间之人,不能久留,虽心中有千般不舍,然终究阴阳相隔,若时间长了,怕会影响他等福寿!

“愿他等好生伺候圣僧,日后有福报加身,总好过我这般!”刘翁也知镇山太保虽说护佑一方平安,但终究不少有造孽之事,能识得圣僧也是机缘……

再说那刘伯钦一家醒来,皆说起梦中之事,方知圣僧果然佛法高深,便叫一家大小起来,安排谢意。

先替三藏收拾了马匹,然后一起到三藏门前拜谢道:“多谢长老超荐我亡父脱难超生,实在感激不尽!”

三藏不知所由,尚且以为他等是在感激昨日法事,道:“贫僧有何能处,敢劳致谢?”

刘伯钦便将昨日里一家人的梦境,对三藏陈诉一遍,三藏本就善良,闻言自也欣喜万分,只感念神佛在天有灵。

然而三藏却不知这一番刘翁能得救赎,非在神佛,却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