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别瞧不起赵括你不配(2 / 3)

哭声戛然而止,所有难民都愣愣的看着浩浩荡荡的开过来的军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明军户烂成什么样子他们是知道的,让这些军户去打土匪,只怕土匪都对打败军户,更别提是对付比土匪凶悍万倍的建奴了,只怕建奴还在一百里之外,他们便一哄而散了,这支军队居然主动去找建奴打?

邪门!他们惊慌失措的闪到路边,有几分姿色的女子鸵鸟似的往人堆里藏,经验告诉他们,官兵并不土匪好多少,甚至土匪更可恶稍不留神会遭殃!

幸运的是,这支官兵跟没看见他们似的,自顾自的拔成三列纵队浩浩荡荡的向前走,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一千多只鞋子同时抬起又同时落下,踏出异的节奏,整支部队跟在两根拉得笔直的绳子间行军一样整齐。

正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

就在这时,天空纷纷扬扬又下起了雪,这些衣衫褴褛,身无长物的百姓,只怕没到四十里外的保定府城,就被大雪要了性命。

全旭微微皱起眉头:“沈良材!”

“全爷!”

“找几个人,去引导这些百姓,让他们前往大泥淀!”

此时的大泥淀的城堡连个影子都没有,只是有一个用石头垒成的护洪堤,这座三百多亩的小岛上,建造了密密麻麻的棚户区。

别看只是三百多亩的小岛上,此时却有足足七八千人在此工作。

好在这里芦苇容易获得,割下来的芦苇,制作一座座可以防风,防雨的草棚子。

全旭在大泥淀储存了不少粮食,支撑这个冬天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眼下冬装太少。

大雪越来越大,部队行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就在宿营!”

随着卢象升的命令下达,众将士开始沿着官道旁边的空地上开始安营扎寨。

好在这批以农民出身的大名府义军们,干活比杀敌更熟练,他们伐木的伐木,从大车卸下来帐篷的卸下来帐篷,不多时,一个大营的轮廓慢慢浮现。

“全爷!”

全旭摆摆手道:“怎么了?”

“卢大人请您过去商议破敌之策!”

全旭来到卢象升的大帐,大帐里升起几个煤球炉子,带着烟囱的煤球炉,不仅仅可以烧着热水,还可以把整个大帐烘烤得暖洋洋的。

卢象升将一卷地图摊开在桌面上,地图上清晰的写着京师周围的山川、河流、村镇等等,巨细无遗。

就在这时,全旭这才发现大帐中出现一名文官模样的人。

卢象升介绍道:“诸位,这位是兵部侍郎侯大人!”

原本,侯恂在崇祯元年担任河南道御史,崇祯二年则升为太仆少卿,在十一月初兵部尚书王洽被下狱问罪,侯恂则被提拔为兵部侍郎。

不过,侯恂在此时,还没有军中的嫡系部队,属于光杆司令,上面又有梁延栋,他没有什么作为,在得知卢象升带着万余兵马北上勤王的时候,侯恂主动申请外出,前来接应卢象升……

毕竟,卢象升对于侯恂来说,他们都是东林党同道中人。

“见过侯大人!”

侯恂朗声道:“建奴破关,京师生灵涂炭,百姓水深火热,圣上心急如焚……”

全旭在心中暗暗嘀咕:“这些事情,还不是你们捣鼓出来的?”

全旭不知道侯恂是不是华阳社的人,但是,侯恂却不是什么好人。

侯恂的表情非常丰富,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忏悔着,充斥建奴狼子野心,阐述说后金与大明的恩怨是非,陆陆续续说了将近半个时辰,却没有说到重点。

卢象升倒是非常配合侯恂演戏,二人表情投入,互动甚是明显,不时的商业互吹。

看得全旭非常牙疼。

然而,侯恂的眼睛非常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