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开‘碰’!(2 / 3)

问,当下大大方方的说道:“这是当然。”

此刻,这个年轻枪手的脸上,自信满满,这自信也感染着身边的二人。

叮咚一声,电梯到了。

三人都没有说话,但脸上再无忐忑,都挂上了微笑。

接下来一战,无人胆怯!

只不过,王誉最后离开电梯,他多看了两眼陈老师的背影。

……

跟着陈老师来到了一个房间,华侨大厦果然相当的高级,这房间也是不小,装修方面有5星级的水准。

而关键的,则是这房间里的人。

“陈老师,你可来了。”

“游老板,我来给你介绍,这两位是我的助手。”

“哈哈,真的是英雄出少年,那个,咱们现在先来看看对岸远道而来的客人。”

“好,好。”

当先一位,被陈老师称为游老板的,便是游建明。

余自立对这个人还不熟悉,眼中透着懵逼,但礼貌上给的足。

王誉对这个游老板就了解的多一些了。

游建明是我们大陆比较早投身影视剧产业的,他本来是属于珠三角一系,但近年来就是努力在京城开辟资源。

没办法,很明显的,国内影视剧的资源现在都往京城集中,本来国内实力最强的应该是长影厂,可这不是改革嘛,一个好好的大厂子就给改没了。

其实,就大陆影视行业而言,可以简单的分为‘东西南北中’,就好像《射雕》里面的五绝一样能从地域上划分,东当然是魔都为首,北是东北,西就是西部影视集团,南包括峨眉跟潇湘,中就是京城北影厂。

珠三角的影视公司,主要是跟香港方面联系很多,经过了一场亚洲金融风暴,香港电影根没了,影人只好纷纷北上,珠三角天然优势,大陆又有许多优惠政策,珠三角公司本来就依托临近香港的优势,现在就更是得天独厚。

东北跟西北其实都处于衰败过程中,只是本来家底非常厚实,一时还能撑的住,至于峨眉跟潇湘那就已经是没法看了,至于东边的魔都,有自成一派的感觉。

这个势力划分,王誉也不过是后来网上看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不知道,但眼下的趋势非常明显。

资源大多都在往京城集中,至于从业者们,不是到了京城,就是在来京城的路上。

如游建明这样的大老板,不就来了嘛。

不过,王誉倒是还想到了点儿别的,那就是游建明跟某陈姓大佬的关系也不错。

正想着呢,外边又来了一个满口闽南话,咋咋呼呼的老头,看他穿个拖鞋,大概就住在这华侨大厦里。

“老陈,好久不见,你好你好啊。”

“姜先生近来也好啊,看你气色满面红光。”

“啊哈,咱们可有段时间没见了,这次有你做编剧,我可就放心了。”

“哪里哪里。”

认识?

“这姜先生是谁呀?”

“我也不知道。”

还好,陈老师给简单的做了个介绍。

姜良建,中视的高层,可别小瞧了他,《包青天》《倚天屠龙记》这样的大戏,都是他搞定的,所以是老板级别的。

这次《小李飞刀》,事实上是大陆跟港台合作,但主体方面其实是两个,即游建明公司与台湾省中视。

其实,这就是当下电视剧方面陆港台合作的标准模式,香港方面现在就只是来人,大机构没过来,至于tvb他们要到2005年才狠下心进入大陆寻求合作,第一部就找了陈昆,结果,戏没怎么样,却把陈昆的片酬给抬起来了,等于是变相的提高了整个大陆娱乐圈的明星片酬。

王誉,本来就是一个知识嗷嗷丰富的up主,对这些算是如数家珍,而眼下……他在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