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好人难做(3 / 4)

快给出答复,否则等国科院公布结果,那就把谭家河装里了。因此,王猛什么态度,审查组根本不会介意,即使王猛把他们臭骂一顿,他们也会同意老河乡的改造计划。这是必须的事情。

北海市政府居然在国发委叫停后,在还未得到国发委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就违规拨给了老河乡的改造建设款,而老河乡工程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而且,老河乡改造工程居然没有招标就把工程承包给了军建,这些违规现象审查组虽然看到了,但也装作视而不见。这事不能管,一追究,那就会把事情搞大,最后,谭家河的问题也会暴露。谁都没好!

国发委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居然没有回去汇总研究,而是在北海市市委,就下发了审批合格文件,通过了老河乡改造计划,同意施工。

这速度,简直比走马灯还快。

谭家河不愧是老狐狸,仅此一招,就轻轻松松破了万法,灭了眼看就烧到身上的大火。

国发委叫停某些他们认为有问题的项目,这很正常。调研审核,也是必经程序。所以,谭家河玩的这手,虽然仓促了些,但可以说是没毛病。

谭家河的做法,让官场小白,王猛同志又学了一招,那就是,树要是没皮,必死无疑!人若不要脸,天下无敌!

国科院的研究结论也在不久之后下来了。国科院给出的结论是,老河乡改造工程,可行!

华夏电视台和华夏人民日报两家媒体单位也几乎同时报道了老河乡大开发的消息,但都没有言辞过激地提起国发委当初否定的事情。毕竟影响太大,谭家河个人也代表不了国发委。

郝美丽是真聪明,也真够意思,在国发委急速转变态度之后,她立即将这次针对国发委的报道,改成了追踪无敌战警华夏最美刑警王猛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与腐败作斗争,大力发展经济的正面跟踪报道。

媒体一经报道,本来要被遗忘的最美华夏刑警王猛同志又出名了。老河乡也出名了,青龙县也再次扬名,这次,是正面的扬名,美名!

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老河乡的发展,但在注视着王猛。

王猛亚历山大,他有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好像自己是小羊羔,被烤着,周围还有流着哈喇子的食客!

王猛很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现在是泰山顶上一棵葱,这要是自己万一失败了,那可就彻底报废!

啥叫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老河乡热闹起来,喜庆期待的气氛高涨。

此次老河乡大开发,得到了老河乡全体民众的大力支持。

老河乡的乡亲们自发组成了售后服务队,为军建的战士们送水送饭。虽然自家并不宽裕,但都竭尽全力给予支持。

军民鱼水情,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令人感动。

战士们更加干劲十足了,尽最大努力,争取让老河乡的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

开山工程是老河乡改造工程的第一步。

老河乡境内,昼夜不停地响着震耳欲聋的崩山的炮声和机器轰鸣。

虽然噪音不小,极其影响人民群众休息,但没有一个让人有怨言,发牢骚的都没有。

老百姓都翘首以盼,都期待着、向往着美好生活的开始。

无论成败,乡亲们都会记住为老河乡建设辛勤耕耘的王猛乡长。

老河乡大开发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青龙县。

王猛力撼市里领导,顶着压力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事迹,也被广泛流传开来。

在青龙县,王猛虽然在青龙县没待多长时间,也并非和每个群众都熟悉,但王猛的大名和事迹可是家喻户晓。

群众们都打心眼里喜欢和爱戴这个实干肯干一心为民的年轻乡长。

王猛在青龙县百姓的心目中,不但是个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