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年新政(2 / 2)

起来,那可关系他的钱袋子,别的不说,收上来的粮食至少要能养活军队吧。

如果军中都要去买粮,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更有趣的是,乾元指定的责任人,正是张怀仁的嫡系葛明辉。

如果葛明辉胆敢在重新丈量土地的行动中偷奸耍滑,那么乾元就有理由将其裁撤;而如果葛明辉老老实实执行命令,又会得罪一票豪绅。

怎么着,都是乾元赢。

在宣布该项新政的同时,藩王府也做出表率,之前从李家没收的大量田地,除了留下灵田跟一处农庄,剩下的田地悉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当然,赋税还是要交的。

第二把火,乾元烧在教育领域。

在忠叔协助下,乾元制定了翼泽县教育两年规划,明确承诺,要在今年之内,由县衙出资在下瞎四镇,分别建立一所初级学堂。

初级学堂除了教授蒙学,还将开展算术、武术基础等其他课程,所有适龄孩童均可免费入学。

当然,食宿自理。

针对家庭困难的,县衙还将发放助学补助。

目的就是要给孩童扫盲,提升百姓整体受教育水平。

乾元这么做,不是搞什么理想主义,而是为将来的工业化早做打算。工业化的前提,除了技术,还得有各方面的人才。

人才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培养出来的。

要从娃娃抓起。

乾元准备等下次攒够杀戮值,就兑换一批小学课本,别的暂且不提,至少要把《小学数学》推行下去。

当然,这得先培养一批能教数学的老师。

说不得只有乾元亲自上场了,他虽然是学渣,小学数学还是能搞定的。

不怂。

第二年,也就是明年,要在县城建起一座中级学堂,相当于地球的中学,为初级学堂毕业的孩子,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

之所以把时间线拉长到两年,不是缺钱,而是缺老师。

而且这么大的动作,也要给老百姓一个适应过程,不是谁都舍得把孩子送到学堂的,尤其是半大小子,那都是家里半个劳力呢。

此项工作由礼房典吏吴光耀牵头负责,却是把陈教谕一脚踢开。

乾元可是很记仇的。

等明年中级学堂建起来,基本就没县学什么事了,其他地方的胥吏必须从县学挑选,但是在乾元治下,可不适应。

最后一把火,乾元烧在了生育领域,不是计划生育,而是鼓励生育,生的越多越好。

县衙发出通告,凡是家里有田的,生三胎,免除两年赋税;生四胎,免除三年赋税,同时还免去一年徭役。

生五胎及以上,除了可享受四胎奖励,县衙还将给予银两奖励。

总之,生的越多,奖励越高。

这在禹余天,真是一项闻所未有的政策。

尤其是在农田被侵占,百姓开始饿肚子的情况下,王府竟然逆势而行,鼓励生育,真是......

“滑天下之大稽!”张怀仁如此评价。

鼓励生育跟普及教育,目的都一样,就是为将来的工业化做准备,因此,两项政策会长期实施下去。

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

藩王府的三项新政一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把整个翼泽县搅动的是天翻地覆,人人都在热议。

当然,不看好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