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轻工业发展(2 / 3)

织业主要依靠政府制定扶持政策,而生产方面则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进行人工生产,直到维新变法十多年后,1880年左右才开始引进纺织机械进行产业化生产,而在南里奥格兰,因为李明远多了后世的见识,纺织行业一开始就走的是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纺织业从原料到成品包括原棉纺线织布、染布四个环节构成,四个环节中除了采集原料需要人工操作,纺线、织布、染布三个主要环节都由机器完成。

在南里奥格兰的农业基地河套县(佩洛塔斯),收购上来的棉花、亚麻、羊毛、羊驼毛等原材料被运送到靠海的纺织厂内,然后原料经过纺织机、织布机、印花机、染布机等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加工处理变成崭新的布料,最后出厂的布料一部分作为军装原料运送到制衣厂,赶制成黑色或者灰色的军装,而另一部分则直接通过一家家新开业的商栈卖给普通的华人。

李明远购置包括纺织机械在内的工业器械花费了超过一百吨的黄金,不过花费的黄金没有白费,仅纺织业一项,几家包含整套纺织机械的纺织厂在经过试生产后,迅速转入繁忙的正式生产状态,来自军队高达十万件军装的订单使纺织厂迎来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而进行工业化生产,产品价格大幅降低后,河套县的纺织工业基地不仅收获普通华人的大规模订单,连作为盟友的巴拉圭人都开始向纺织厂购买布料。

河套纺织厂是南里奥格兰国内最火热的行业,军队、国内华人和巴拉圭人的订单使纺织厂一开工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作为商业交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大量的布店、成衣店应运而生,一些退役或者残疾的老兵从政府处获得支持,利用延迟付账的方式从纺织厂进购布料,然后再通过店面卖给普通华人,而除了那些退役华人士兵开设的布衣店,县城里更多的是新移民的华商们开设的店铺,他们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大胆冒险的特性移民到南里奥格兰,然后将积攒的身家投入到最火热的纺织行业。

新移民的华商投入到纺织业是李明远乐于看到的现象,对于那些开设布衣店的商人,政府虽然没有像对待退役士兵那样给予先进货后付款的优待,但是在税收方面,政府也做出许多减免,减少了他们经营商栈的成本。

纺织业的繁荣不仅给新移民的华商们带来了可管的利益,对于与纺织业息息相关的畜牧业和经济种植业也有很大影响。

众所周知,纺织业的原材料是葛、麻、棉花、动物皮毛、蚕丝等,在中原地区,麻是普通百姓衣物的最主要原材料,而南美洲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主要的纺织原材料是棉花和动物皮毛。

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后,带来了亚麻等植物,使得当地的经济植物种类发生了变化,但是却没有改变棉花作为纺织业主要原材料的地位。和南美洲其他地方一样,南里奥格兰同样以棉花作为纺织的主要原料,在靠近乌拉圭的南部平原地区,种植着大量的棉花,河套纺织厂的纺织原材料也是就近从附近农田中获得。

以棉花为原料制作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要高于亚麻,因此,李明远并未改变南里奥格兰的经济农业结构,只是派人从大陆和欧洲等地引进一些其他类别的经济植物,使国内的经济农业结构更加全面。

桑树养蚕是华夏闻名世界的一项优势农业,而南里奥格兰气候环境与江南地区相同,十分适合作为发展养蚕业的基地,因此,李明远在交代孙彬的任务中就有从大陆引进桑树、蚕虫以及江南破产的纺织女工等部分。

经济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华人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一些原本没有种植经济作物或者只种植很少部分经济作物的退役士兵们,在纺织业发展的带动下也开始在自家田地里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

退役的华人士兵和分到土地的华工们都拥有大面积的土地,特别是经历远征后退役的华人士兵,分到几百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