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五 念念难忘(十一)(3 / 3)

行行 小羊毛 141 字 11个月前

看重孙家富贵强要她嫁给孙觉,她同相好孤注一掷,约定他将她于成亲路上劫走,定须不会再回来了,若再搜寻得这般紧,只怕回来也是两具尸体。有说,是孙家此前仗势欺人,另一说法是卫家跑江湖时得罪过人,抢走了别人媳妇,人家忍辱负重,让儿子练就好本事,君子报仇二十年都不晚,这回来抢孙家卫家的亲了,要他们也尝尝失去媳妇、失去女儿的痛苦。最普通的一种也是说,其实并无那些乱七八糟的故事,便是寻常的匪人拦路抢亲——但匪人抢亲图个什么呢?不外乎求财或是好色。既然没有听说有提钱帛上的要求,那卫楹落入如此凶悍之匪人魔爪,后果可想而知。人迟早是能找到的,或是,其实已经找到,只是——即便不是尸体,定也十分惨不忍睹,孙卫二家哪肯让人知道,便假装仍旧在寻的样子罢了。

就算是最正直的君子和最端庄的淑女,闻听此语也不免会想:诚然,若非为此,又为哪般?这么大阵仗城中城外、府上县下地搜,有什么道理找不到两个活人?仅仅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在临安人的眼里,卫楹似乎不是活不成就是还不如活不成,除了东水盟主,内城里头太子那端也派人来问,老成如孙复卫矗亦接不住这样风言风语的阵势,虽之前不欢而散,此时却又似乎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卫楹看来是嫁不了了,可要真换卫栀去——卫矗心里终究有些过不去,念想着——倘亡妻尚在,当断不可能应允。拖到日向西去,他始终不点头,而这临安城的压迫似乎越来越紧,好像要逼他作出个决定,好给这举城期盼了若久的节日个皆大欢喜的交待。

事情到这里为止还不算太出人意表。沈凤鸣目前为止还能懒洋洋或指指点点、或嗤之以鼻,可再往下听去便甚至坐直了起来。孙复想必亦晓得要卫栀替嫁的要求多少有点强人所难,听说叫媒人当下作了些简单准备,下午同他的大儿子孙惜勉——也就是孙觉的亲爹——临时往卫家说项,承诺定不亏待卫栀。巧的是孙惜勉同媒人到卫家时,被告知就在刚刚,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另有一个人也带着媒人到了卫家——大惊打听之下不是别人,竟然是夏家庄庄主夏铮。

沈凤鸣不但人坐直了,眼睛都直了起来。夏铮带媒人上卫家,显然只能是替夏琛说媒,但他为人一向持重,怎么蹚这浑水,这会儿去截胡说亲?谁也不能信他此举是出于真心,只因这非但是给眼下已然焦头烂额的临安城两大世家火上浇油,简直是嫌满城的风还不够厉害,要给那样的不堪传言再添油加醋。虽自江南武林之会后,夏家庄显然对孙、卫二家有极大的理由心怀不满,借机落井下石或是嘲弄讥讽都不能算过分,但这——到底不像是夏铮能做出来的事。

他连忙具问,只是夏铮同卫矗说了什么自是没人知道,唯一传出来的消息只有——孙惜勉再进去又出来时,面色很是难看。细辨可知,卫家两个姑娘,卫楹已许孙觉,夏家自然不可能再去求娶,况人眼下都不知在哪,媒人去说的当然只有卫栀。有人认为是因夏铮早了一步先向卫矗提了其子夏琛求娶卫栀的意思,令得孙惜勉痛失机会,孙家想要“李代桃僵”挽回面子的主意便未得逞。但这事太过突然,无头无尾的,大多数都觉得多半是卫矗暗里求援,与夏铮串通好演了一出戏,为的就是寻个理由,不答应让卫栀替嫁去孙家。单就此论,卫家虽然失了个小女儿,但孙家失的面子似乎更大些。

无论如何,这晚的喜筵终究只能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