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冯和尚丢的字(3 / 3)

登基吧,少年 雁九 6736 字 2020-10-23

京味楼,雅间。

一知天命年岁的老者穿着细布儒衫,居中而坐,袖口都有些磨白,左右两侧,坐了一圈人,却是装扮不同,各显富贵。

老者端着茶杯,轻嗅一口,颔首道:“不怪这馆子能后来居上,确有不俗之处,这‘顾渚紫笋’是极品,就是扬州老字号的茶铺里也买不到这个……”

他下首一人吃了一口茶,顾不得品香,急切道:“会长……太尉府已经传话,叫咱们明日拜会,那四爷那边……是不是也该去得了?”

这“四爷”就是冯和尚的排行。

如今谁不晓得,滁州军中,霍太尉之下,有五大元帅。

冯和尚号“江南大元帅”,位次在江北大元帅邓健、江中大元帅杜肥之后,江西大元帅水进、江东大元帅马驹之前。

扬州战败,他们这些士绅商贾上金陵赔罪,正需要倚仗的时候。

冯和尚这个扬州子弟,江南大元帅,就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老者,也就是扬州商会会长冯百万却是吃了口茶道:“不急,不急,先公后私,过后再去瞧老四就行……”

放回茶盏的时候,他不小心碰到桌角的干果盘,一颗红枣掉了,从桌子上落到地上。

冯百万见了,立时弯腰捡起,在袖口擦了擦,直接放进嘴里:“今年雨水不足,枣子倒是甘甜!”

在座众人,见怪不怪。

谁都晓得这位天下首富行事吝啬得令人发指。

不说别的,就是他这件袖口都磨毛的衣裳,已经是他最体面的见客衣裳。

之前在扬州日常穿的,比这个还破旧,都是带了补丁的。

冯百万不仅待自己吝啬,待家人也极小气。

巨贾之家,谁家不是奴仆成群,冯家就只有几户世仆,平日里家事,大多是女眷亲自操持。

只有一人例外。

那就是冯百万的胞弟冯四爷。

不管是早年在寺庙休养时的供奉,还是冯和尚在亳州时的开销,冯百万都是极大方。

这般对比,不仅引得外人侧目,也引得兄弟儿孙不满。

冯和尚与其他兄弟侄儿都不亲近,未尝没有被人嫉妒的缘故。

。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