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竹林里的山珍(2 / 3)

家庭,对缺少她的存在,也已经习以为常。

要是她过的不好,则再重新考虑,要不要接她回来。如果她能认识到错误,那么眼下的沐家,依然会有她的位置。如果她不知悔改,那自然就没有必要了。

望着竹屋胡思乱想一通的沐正峰,最终还是道:“干活吧!忙起来,啥都不会想了!”

找来伐竹的工具,沐正峰开始进入身后的茂密竹林。那怕这两年,被山民搜寻过的野竹林越来越多。但这里的竹林,恐怕已经很多人没人采伐过。

看着那些今年刚生长出来的嫩竹,沐正峰自然不会去砍,更多还是去挑那些老竹。砍倒之后,将其一颗颗拖回竹屋那里。其砍伐速度,自然比常人快上许多。

将一些生长密集的竹林,沐正峰都会梳理一下。只是砍伐没多久,沐正峰就惊讶的发现,这片竹林似乎还生长着一种山珍。放眼望去,这种山珍还有不少。

蹲在地上,将刚刚出土应该没多久,还顶着黑色伞盖的白色菌状物挖起,清理掉根部的泥土,沐正峰也很高兴的道:“这可是地道纯野生的竹荪呢!”

难得找到这样的山珍,沐正峰自然不会错过采摘品尝的机会。清楚这些清晨刚出土的竹荪,如果等到下午去采摘,那味道还有品质就会大大降低。

反正搭建竹屋的竹子已经砍伐的差不多,不着急搭建的沐正峰,从储物空间取出一个竹篮,将发现的新鲜竹荪全部采摘下来,等回去再将其制成干货。

制成干货,储存时间也会更久。往后用这竹荪打汤或炒菜,相信也会是一道难得的美食。那怕他屋后有竹林,可这种山珍他在自家竹林也没采摘到过。

原因便是,竹荪对生长条件还有环境,要求都比较苛刻。或许因为这里的竹林,鲜少有人踏足,以至才能孕蕴出这样的山珍。但盛夏时节来,怕是就采摘不到了。

花了半天功夫,沐正峰采摘了几十斤竹荪,将其收进储物空间,确保其营养不会流失。回到竹屋后,又临时制作了晾晒的工具,将清洗干净的竹荪开始进行晾晒。

只是中午饭,他也用新采摘的竹荪,给自己做了一道美味的炖汤。那怕做了一大锅,可最后都被沐正峰喝了干净。做为习武之人,他饭量也很惊人的。

“这竹荪的鲜度,确实比普通菌类更高。也难怪,古人会将其视为山珍!”

考虑到上午因为采摘竹荪,没能及时搭建竹屋。平时都会午休的沐正峰,也直接决定顶着太阳干活。跟山外天气相比,山里此时温度还是比较适宜的。

将砍伐来的竹料,用工具处理成能用的长短大小。埋下定制的钢制框架,沐正峰也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竹屋。这也算是在这里,留下一幢属于他印迹的房子。

忙到傍晚时分,看到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沐正峰也没继续忙活,从清理干净的山泉水井中打来水,给自己洗了个透心凉的澡之外,将晾晒一下午的竹荪重新收进储物空间。

不出意外,明天早上再进竹林,应该还能捡到新鲜出土的竹荪。对沐正峰而言,这样稀有少见的山珍美味,他还真不怕多。毕竟家里人多,好东西也不怕吃不完。

要是晾晒的干货多,往后送给亲戚或长辈,相信他们也会很喜欢。毕竟,这样纯正的山珍干货,有时真的有钱都未必能买到,用来送礼还是很有面子的。

就这样,进山头三天的沐正峰,除了每天雷打不断的习武修行之外,每天吃完早饭第一件事,便是钻进后面的竹林,寻找刚刚出土不久的竹荪。

相应的,竹屋附近的临时架子上,也晾晒了一筐筐竹荪。在沐正峰看来,等这批统竹荪变成干货,相信今年家里想喝竹荪汤,天天喝都不怕没货啊!

除了采摘这种难得的山珍之外,沐正峰也没忘记搭建竹屋。经过三天的修缮,竹屋已经盖上竹瓦。甚至竹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