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陆家话助学(2 / 3)

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她更佩服的,还是沐正峰这份热衷慈善的心。换其它老板,那舍得把赚到的钱捐出去呢!

即便自问对沐正峰有所了解的陆雄,也很钦佩的道:“小沐,我们山民欠你祖孙恩情甚多啊!你阿爷救死扶伤,你却救济贫困。这份恩情,我们何以为报啊!”

对于陆雄的感慨,沐正峰却笑着道:“老爷子,我跟山民的缘分,恐怕这辈子都割舍不了。而且我相信,善有善报。我帮了山民,可山民也帮了我啊!

就说服装厂的事,真正替我赚钱的,不也正是我帮助的那些女孩吗?虽然我给她们发工资,可她们同样替我赚钱。钱这东西,我还是觉得够用就好,多了未必是好事。”

陪着老爷子聊了一通,陆雄也跟沐正峰介绍各乡镇的情况。考虑一番后,沐正峰最终道:“老爷子,您要不反对的话,下一座板房小学,就放在沙林镇,你看如何?”

“啊!这样好吗?”

“有啥不好呢!先前你也说了,沙林镇山民村寨最多,那失学的孩子应该也更多。都说救急不救穷,筹建板房小学,不正是为了让更多山里孩子读上书吗?

只是学校筹建,还有后续的管理,也需要政府方面进行协助。等有时间,我也打算去趟晴菲所在的师范学院,跟他们学校谈一下援助老师的事。

还有就是,我会捐赠学校一笔钱,希望他们多接收一些委培的双语老师。那样的话,等后期我们板房小学越建越多,也不用担心聘请不到老师,你说呢?”

“这个想法可以试试!对了,这次你跟香江公司的合作,晴菲她爸会来吧?”

“会!不光陆叔,还有州城的田执政官也会来。”

“那就好!这事的话,到时我让他出个面,跟晴菲的学校联系一下。反正他们学院,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要实习。去其它地方实习,还真不如来板房小学实习。”

从孙女那里得知,她跟三个同学在板房小学实习,每个月领到的薪水,都比其它实习的同学更多。而其余三个女孩,也都主动申请来百林这边当老师。

手续方面,也是孙女找人帮忙调剂的。究其原因,不正是因为她们觉得板房小学条件还有福利,丝毫不比一些乡镇小学差吗?在板房小学,她们都觉得很开心。

聊完这个事,沐正峰又继续道:“老爷子,这次本族节上,您也跟各乡镇的寨老或话事人询问一下。看看各乡镇,有多少民办老师,最好是代课时间比较长的。

早前我跟县里的胡执政官谈了一下,由政府出面向州城申请,争取给一些教龄长的民办老师,让其能有机会转正。沙林镇这边,您老也可以亲自过问一下。

虽说这些民办老师,教学水平也许不如晴菲她们,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但我相信,能坚守大山这么多年,依然坚持给山里孩子上课,说明他们真的很用心。

从今年开始,我打算跟县教司局合作,每年拿出不低于一百万的奖金,专门用于奖励这些扎根大山的民办老师。转正的少补点,转不了正的咱多补点,您老觉得呢?”

“应该!说起来,也是我们山里人穷,亏待了这些老师啊!”

“这个倒无妨!真要等咱们山民富裕起来,尽量再弥补一下就好。沙林镇这边的板房小学,届时您老也多费些心思。一些村小,也可以撤掉合并起来,您觉得呢?”

“可行!这事,到时我会召集各村寨的话事人商量。能到更好的学校上课,孩子还能包吃住,这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事,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的。”

“这样最好!学校老师的话,优先考虑那些村小的代课老师。工资待遇,我也会参照古寨的板房小学。现阶段,咱们先建板房小学,等将来有钱再建更好的学校。”

“那板房小学已经很不错了!钱的话,还是花在刀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