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象升智计退清兵(1 / 2)

大清英郡王阿济格,率部退回大清境内,不无自得地环视着诸将道:“这次入塞咋样?”

诸将纷纷道:“收获甚丰,堪称完美。”

阿济格兴奋地道:“好一个‘收获甚丰,堪称完美’,走,咱们给皇上报喜去。”

话音未落,中军匆匆而来,道:“启禀英郡王,后军有四千人因行动稍慢了点儿,遭到明军突袭,折损过半。”

阿济格道:“不会吧,明朝哪里还有胆敢突袭我四千人队伍的军队?”

中军道:“事实若此,逃回来的人都这样说。”

阿济格一愣,忙问道:“何人所率?”

中军道:“据逃回来的人说,带兵的姓卢,叫什么卢象升。”

“卢象升?”阿济格反问了一句,见中军点了点头,道:“这个卢象升有些门道,虽为文官,却力大无穷,又知兵,皇上第一次入塞时,官兵都跑了,他反而组织了万余人跟皇上对抗。

打那以后,他深得明朝小皇上的赏识,调他去清剿流寇,他屡屡建功,一路飙升至五省军务总理。唉,碰上了他,也难怪。”

诸将纷纷不服道:“英郡王莫要张他人志气,灭咱们自家的威风,袁崇焕都死了,他难道比袁崇焕还厉害?”

阿济格正色地道:“袁崇焕练就了一支关宁铁骑,他则建立了一支天雄军,这支天雄军比之关宁铁骑也毫不逊色。

你们想想吧,他们从湖广远道而来,居然还有这样的战力,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们就是有胆有识能战的虎狼之师啊。”

诸将又道:“难道咱们还怕了他不成?”

阿济格笑道:“对于高手,要想战胜他,必要重视他研究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何来‘怕’这一说?”

蓦然,有人高叫了一声:“好,说的好。”

阿济格闻声,忙回头去看,居然是皇太极!

阿济格率部出征后,皇太极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战场形势。

这日,正一个人看地图,范文程进来道:“启禀皇上,崇祯这次把卢象升也调了来勤王。”

皇太极一愣,道:“快呀,命快马通知阿济格,免得他吃亏。”

范文程道:“不用了,英郡王已退回境内,可惜后军还是慢了点儿,受了点儿损失。”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这个卢象升,果然不同凡响,总得设法除了他。”

范文程道:“现在恐怕还不行,崇祯对他信着呢。”

皇太极冷“哼”了一声,道:“信着呢?对崇祯来讲,信其实就是不信,只要朕用计让之防区出现问题,崇祯还会再信他吗?不会,肯定不会。”

说着,用手指指着地图,又道:“朕命阿济格的部队秘密在边境上驻扎下来,待崇祯对卢象升的信任再高一点儿,阿济格率部即择机造成入侵宣府的假象,等把卢象升的人马都骗到宣府,再乘虚而入,犯云阳、晋阳,看崇祯还怎么再信他?”

范文程不以为然,却不好反对,道:“倒是可以一试,不过,皇上不必着急,这个卢象升亦不久矣。”

皇太极“哦”了一声,不解地看着他。

范文程稍顿了顿,道:“有消息说,崇祯夺情启用杨嗣昌,这个杨嗣昌跟卢象升不是一类人,两人必起争执,纵使崇祯再信任,其必多受掣肘,机会不就来了?”

皇太极喜道:“所言甚是,其实,大明朝最不堪的就是这种无休止的内斗,嗯,让他们斗吧,他们斗得越狠,咱们的机会就越多。

所以哪,朕的计策必须得执行,倒不是朕贪婪,朕必须得给他们的内斗添加一点儿佐料。”

“佐料?”范文程自语着,恍然大悟,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计策若成,就趁机掳掠一番,若不成,就给卢象升添一功劳,也为其内斗增加点儿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