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三章 贤相否(2 / 3)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235 字 10个月前

“寒家子,终还是寒家子……最后还是露了怯……”

方才平静自如,厚颜三辞就成了一个笑话,他日传出去,可是一段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满殿的静默之中,章越从片刻尴尬之中瞬间平静下,嘴角一撇在心底自嘲,笑之,笑之,我本寒微出身,又何必掩之。

章越幡然振袖作礼朗声道:“臣谢陛下!”

眼见章越不卑不亢地重新行礼,清越的声音回荡在殿中。

宰执之位,臣求之君,君亦求之臣。

不用满脸阿谀,一个‘谢’字足以,此乃古风,而非皇权强大时的那一副奴颜婢膝之态,读书人的人格都没有了。

一个连人格都没有人,身居高位以后要他以天下为己任,怕是要克服点心理障碍了。

昔唐玄宗用姚崇为相,姚崇谏太宗十事,不听从哪怕是宰相也不干。后来宋太祖撤去了宰相再君王前座位,但此风仍去不远。

遥想汉唐时,哪怕是皇帝,宰相也是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刘备三顾茅庐,今人居然大惊小怪,真可称人心不古。

官家闻言亦不敢怠慢,坐在龙椅那等章越磕头说什么臣谢主隆恩,而是亲自走下台阶,双手托起章越的手臂言道:“朕以后要将国事,多多劳烦于卿了。”

听官家此语,满殿肃然,方才还心底笑章越的侍从们无不改颜。

李宪心想,人都说官家与王安石如一人,但我看官家遇章越,方是刘备遇诸葛亮。

千古君臣相知相遇,也不过如此。

此刻章越正色道:“臣虽匹夫,然家国天下,社稷兴亡,臣焉敢轻之,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刻章越方知,匹夫背负天下兴亡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情。

而这一辈子读得圣贤书到底说得是什么?在眼前豁然开朗了。

那如同汗牛充栋般的文章典籍,无数先贤呕心沥血的著作,张载的横渠四句,便是这一刻的明悟。

那便是我以我血荐轩辕!

最后的最后,章越合上眼睛,回到梦笔山时‘天下事,少年心,梦中分明点点深’。

眼见章越动于神色,真情流露,也是出乎官家的意料之外。

章越是为自己得相位激动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曾有有人当面论司马光之奸,官家对他道,不论其他事,只说辞枢密副使一事,古今惟见一人。换了其他人,迫之亦不肯去。

而如今章越之受枢密副使,则足见其忠也。

官家言道:“如今百姓穷苦,国政多乱,强敌在境,朕承祖宗之命,夙夜兴叹,可惜才浅德薄,无力申于天下。”

章越从容地道:“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仅陛下求贤待士一事,古今明主亦是罕及。君以国士待臣等,臣等当以国士报之。陛下垂拱以来,变法已是有成,且如今稍以宽之,除了交趾之外,数年之内,不求边功,民之倒悬自解。但若要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以臣观之,此事说易不易,但似难亦不难矣。”

“至于国政之事,似乱麻一团,若细细解之则不知虚费多少气力,唯有以快刀斩之。本朝异论相搅成俗,党争之事,唯有陛下可以消弭。若时日越久,嫌隙越深,此事臣请陛下立断!”

“至于辽国一事,此寇如今敌中国一百七十余年,看似虽强,但以臣计之,高丽服亦不服,内四分五裂,终其不过大而无用,腐而不倒罢了,容臣先为陛下除去此忧!”

官家听了章越一席话,精神一震,换了旁人这般言语,肯定以为是加封后激动得胡言乱语,大吹法螺,但章越何人?

官家道:“朕昔用卿,收熙河七州如反掌,如今唯有再托付卿。朕治天下似如登楼,卿建一楼,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