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教诲(2 / 3)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187 字 2022-01-13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意境在此。你学前人之诗物境,情境皆可学,唯独意境不可学。”

说到这里,陈襄指导章越写咏物诗。

他分别以杨花,菊为题,章越尝作了六首,陈襄看了后,摇头道:“句韵皆工整,然却只见修饰,不见其情。如作诗高手,一句即能起意,逊之两句起意,平平者,整篇无意。汝即平平也,还一句弱似一句,下句不如上句。”

章越闻言目中含泪,难道不抄诗,我的诗赋就如此一无是处么?

早知自己诗赋如此,还考什么进士科,回头考九经科还来得及么?

陈襄见章越脸色难看安慰道:“三郎,你学诗赋时日尚短,此道也非天生得来,默默学之习之,必能见功。正所谓来日方才,你慢慢学诗赋就是,将来再论短长。”

陈襄又考章越经义策论,章越写了一策一论交上。陈襄看过之后,忍不住赞叹道:“三郎,这一策一论说理透彻,令人不觉汗出,至于典故可谓信手拈来,遣词造句也是胜过诗赋。三郎,你学策论多久了?”

章越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如实道:“与诗赋同时而学!”

陈襄听了,不由是默然好一阵。

章越也是觉得很惭愧,陈襄欲言又止了数次,最后方道了一句:“古今诗赋文章之才,如此看来实为天纵也,后学而难得也!”

章越也是好一阵的郁闷,不过进士科考试有诗赋策论经义。

诗赋是重中之重,若诗赋被罢了,策论经义答得再好也是没用。

章越目望陈襄道:“学生以后学诗赋还有指望么(我还可以抢救一下么)?”

陈襄看章越如此,踱步半响则道:“你若诗赋无天纵之才,那要由后天而成,必要下百倍之辛苦于人方可。幸亏科举之道,还是有章法可寻,至于意境什么的就不要求了,专往章法求之。”

章越明白了陈襄的话,方才陈襄是要自己学诗,先从意境上下来,不要刻意追求章法。

如今就是不讲究意境什么的,专攻章法。

就好似学霸学神读书时,老师是不管的,他们自有套路,至于学渣,老师只能用题海来轰之!

将所有套路都熟悉了,你就是套路,人与套路合二为一。

陈襄也是为了章越煞费苦心,想出因材施教的办法了。

“敢问先生如何攻章法?”

陈襄踱步道:“古今大凡大诗人,夜间床头必置一明灯。若睡来任睡,睡觉即起,兴发意生,了了明白,则立即动手写诗文。”

“还有平日偶有所感,无论是刺上化下申心叙事,但凡心中有气不能平也,即立即写下来。”

“还有平日作一个诗袋,若偶尔好诗句即记下,就如欧阳学士那般,无论是马上,枕上,厕上。平日作诗急不得,若苦无妙手诗句,可以取诗袋中诗词读之,以作发兴也。”

章越心道,欧阳修这三上流传甚广,其实这句话化自他的上司钱惟演。

钱惟演说我平日喜欢读书,坐的时读经史,躺床看小说,上厕所则阅小辞。

至于诗袋就大概犹如随身百度了。

章越听了陈襄的言语,这就是后世的题海战术么?

章越道:“学生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就是平日就要多写诗。但多写诗不可枯坐而写,而要触景触情而写,最终融入贯通。如此将来到了科场上,枯坐场中就不会仓促了。”

陈襄欣然道:“三郎,正是此意,诗赋,经义取士确有道理,但偏颇一些。你之才在于明理言道,将来为官可以治事。”

章越笑道:“多谢先生教导。”

当即陈襄留章越吃晚饭。

但见饭菜有鱼有肉,确实比那日来的时候丰盛了许多。

陈襄笑道:“知三郎今日来,故而吩咐厨子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