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触目惊心(2 / 2)

毓庆宫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其实胤禛也明白,这次事出面做事的应该是他,最后得最大好处的是太子,他不意外。

太子也不能说什么都不做,太子的存在,也是康熙有意告诉他,这次事不能连累到太子身上去。

毓庆宫,太子书房。

“太子二哥,你打算如何处理?”

太子道:“先把几个贪墨的厉害的拎出来,抄家灭族以儆效尤,剩下的,责令归还贪墨所得,留一条生路,你回去先写个章程出来,我看了再说。”

胤禛虽然觉得太子这是在说废话,毕竟这话跟他刚才说得差不多,不过对太子一般不会太过反驳,他道:“好,那我就先回去写折子去了。”

胤禛回了自己的四阿哥所就开始写起了折子。

处理贪墨的人倒也容易,该查的人都查出来了,直接按照规定处置便可。

可也有难处,难就难在如何制定新的制度,且不说内务府机制早就成熟,新的机制适不适应是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更大程度避免内务府中饱私囊,这才是难处所在。

忙活了一晚上,胤禛才堪堪把要抄家的名单列出来。

也不能怪他效率低,确实不容易,这些内务府背后关系复杂,真要处置,也要估计一下,这名单胤禛还是仔细斟酌过后才定下来了。

第二天胤禛把名单报给了太子,太子瞧了一遍,然后给划掉了两家人的名单,胤禛瞧着那两家,没说话,是投靠太子的门人。

心里却忍不住对这个太子二哥失望,胤禛就不明白了,他贵为太子,就皇阿玛宠信他的程度,何必贪图一星一点的,凌普保下情有可原,可是那两个人也保下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要他说,那些贪心不足的家伙就该狠狠的惩处了,以儆效尤,这样太子二哥手底下也能干净一些。

胤禛突然就明白梦中太子为何会有那样的下场了,皇阿玛年迈太子强盛让皇阿玛感到危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怕是太子这有些优柔寡断的性子。

旁人看来,太子那叫性情温和,重感情,但是他是太子,是储君,真要做到皇帝的位置,那就是孤家寡人,天下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想着如何欺瞒从他哪里得到利益,他的那点在旁人身上的优点就成了他的做皇帝的缺点。

梦中皇阿玛怕是也看出来了,所以才会那般。

原来不是没有预料的。

从毓庆宫出来,他叹了口气才继续忙活下去。

忙活了好几天,才堪堪把内务府新的制度列出个条纲。

胤禛去了毓庆宫找太子商量一番,太子又给改了改,他才写了折子,递给了康熙。

康熙瞧着,又改了一些,甚至把原本太子改的给改了回去,道了句:“你们俩做的不错,就这么来吧!”

太子和胤禛领命,开始实施了。

不过看着被康熙改过一遍的折子,太子面上如常,但是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这个四弟是不是太过于“优秀”了一点。

若是他是皇帝,臣弟优秀不要紧,但是如今他还不是皇帝,胤禛也是个皇子,这就难免在太子心里留下了一个不轻不重的疙瘩。

好在太子如今还能分得清轻重,没真的针对胤禛做什么,要不然那才愧对他这些年的精英教育呢!

实施过程,依旧是太子稳坐钓鱼台,胤禛忙前忙后落实。

抄家也要证据,需要一家一家的来,还有期间的各种事宜,忙起来那是一点都不得闲,好在胤禛也觉得这种忙碌值得。

梦中虽然累死了,这辈子他不想重蹈覆辙,但是大清是爱新觉罗的大清,他不可能看着它的尊严被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