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特殊地位(2 / 3)

发动机或者大黑鱼这样的长期投入吧。“

小石点点头,“是的,这一块投入太大了,比如那个斯贝发动机,搞了六七年了,花了少说也有十个亿了,到现在也没有搞出来。孙总,我们华投底子再厚,也架不住这么只出不进呀!“

小石的说法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说起来,大部分人都是孙祖杰提拔的,当然也能理解孙祖做法,但是有一条不能因为投入太大,影响了发展。

偏偏科工委交给华投的都是长期的艰难项目,长期这么干,很多人就有些沉不住气了,小石敢说出来,孙祖杰并不奇怪。

孙祖杰想了想,“黎央,你来说一说华汽的发动机研究,让大家了解一下不同领域的相互促进。“

黎央站了起来,“各位同志,我原来是在华飞工作,在总部工作一段时间后,现在调到了华汽。对于华动的研究,我接触不多,不过我查阅华汽研究院工作档案的时候发现,华投在吃透德制发动机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斯贝发动机的研发资料。“

说完黎央就开始一五一十说起哪些技术应用到了,黎央说完之后,耿照杰加了一句,“因为斯贝的技术促进,我们的进度加快了至少两年,也节省了不少经费。“

然后华动的老周坐不住了,他不得不站起来说了一通华动对于其他部门的贡献;接着是老卢,他说了说华飞的贡献,举了华夏重工的例子,混凝土输送泵的很多技术就是来自于华飞的技术转移。

最后郑老板也说起了自主研发芯片生产设备的重要性,郑老板加了一句,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技术,国外才解除了一些封锁,但就是这样我们也差距了十年左右。

要是再不研发芯片生产设备,国外的技术封锁也许时间会更长,欧派电子的发展就更受制约了。

孙祖杰总结道,“很多领域的技术,军用民用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所以搞军工研发,不是只投入,没有产出,这一点小石忽略了。

也并不是所有项目,都是短期内可以突破的,所以我们短期可以见效的项目要搞,长期项目也不能放松,意义刚才几位同志也都解释过了,我就不啰嗦了,我重点说一说咱们搞得军工研发。

我们搞军工研发,虽然代价大,但也得到了不少技术,有的现在就可以派上用场,有的是技术积累,也许哪一天就派上用场了,也说不定。

只是我们现在手里的军工项目,基本上都是长期项目,周期太长,占用了不少资金,我看同志们抱怨的主要是这一点。

今天在座的都是华投高层,我说一说心里话。我确实有些理想主义,所以天上飞的,海里游得都接了,投入也很大。

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说说我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咱们华投太赚钱,红眼的人太多,我们需要有一层保护,所以我找到了军队同志,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也看出来了,我不多说了。

第二点我一直没有说。从八十年代到今天,咱们军工的欠账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估计还要再欠上几年,应该就差不多了。

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再欠下去,搞不好就要出事,海湾战争就是明证。所以现在咱们苦点,等过几年国家投入大了,咱们立刻就会有一块很稳定的收入,如同压舱石一般。

还有第三点,要不是因为有这么多难啃的硬骨头,咱们凭什么能拿到那么多优惠条件。光吃肉不啃骨头,面子上很好看,咱们赚了多少钱多少钱。

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对于国家来说,钱算不了什么,我们华投为什么地位这么特殊,就是因为我们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七十年代,华裕不敢搞投资,所以我们华投成立了,我们现在越做越大,现在已经超过了华裕;

八十年代,我们电子汽车飞机发动机一个接着一个,做得比谁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