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东欧之行(2 / 2)

,见一见也无妨,他也相信不会遇到当年柯西金同志的无奈。

安德罗波夫继续说道,“我希望您能表现出对于华国的善意,配合好伊里奇同志即将开始的塔什干之行。”

阿列克谢大将立刻端正身姿,“是,我会认真准备,不会让您再次失望。”

安德罗波夫点点头,然后目送阿列克谢大将离开。安德罗波夫这才有些疲惫的坐到了工作椅上,然后揉了揉腰部,又拿出手帕擦了擦汗。等休息了十几分钟后,他才翻开了孙祖杰的档案,开始细细阅读起来。

孙祖杰回到京师,此时访问东欧的华投代表团成员已经聚集到京中,这一次访问相当保密。代表团成员有多名华投电子和汽车技术专家,另外外务部和外贸部,科工委也有工作人员随行。

从京师飞往莫斯科,然后从莫斯科转机,飞往柏林,这是孙祖杰的行程。在飞往莫斯科的路上,他询问华投芯片生产线的副总工程师,“谢工,浸没式光刻机的原理实验结果怎么样?”

“完全有可行性,只是工程实现难度很大。而且就算我们研发出来,成本上也远不如国外的光刻机。”

“先解决有无问题,抽调力量,投钱研发吧。我想只要我们有了3微米的芯片制程,很快就可以买到同样水平的生产线的。”

谢工点点头,对于这一点,他们也有共识,所以不管怎么样,是一定要投入力量的。而且这是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也许哪一天就可以派上用场,实现弯道超车。

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大量的投入打了水漂,说到底要不是孙祖杰在科研投入比较大方,比较大胆,他们是没有这个胆量这么折腾的。

孙祖杰又问耿照杰,“老耿,欧派在汽车空调和汽车电子领域这两个项目进展怎么样?”

耿照杰对此比较满意,“欧派的专家水平真的挺高,汽车电子的几个技术难题到了他们手中,目前进展相当顺利。”

孙祖杰对这一点相当放心,毕竟此时汽车电子的发展还比较落后,顶多就是应用到一些单片机。

而欧派在搞无刷电机的时候,对于单片机已经有了不少研究,这几年随着投入的增大,各种最新的芯片都开始摸索,所以解决汽车电子领域的一些难题,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耿照杰接着说道,“不过汽车空调的问题还是有不少。”

“慢慢来,不着急,反正时间还早。”

孙祖杰接着说道,“我们按照过来之前的分工,技术工作由谢工和耿部长负责,我负责经济谈判部分,其他的同志配合好。

我们这一次出门,时机很好,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时机,多弄点东西回去。”

一位军队同志有些犹豫,“孙总,你的好意我们十分感谢。只是现在咱们部队穷,华投可要多支援一些外汇才行。”

孙祖杰摇摇头,“赵局,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出外汇了?”

“啊?没有外汇怎么谈?”

孙祖杰无奈的指了指脑袋,“赵局,咱们可以跟他们交换呀,他们虽然重工业很强,但是轻工业不行呀。”

赵局纳闷的问道,“苏俄东欧的生活水准比我们国家高多了,他们应该不太可能看得上咱们那些轻工产品吧。”

孙祖杰微微的笑了笑,“赵局您说的确实没错,可是我们也可以一些不错的产品呀。赵局,你不要忘记了,我可是禾氏国际的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