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疏离(1 / 3)

红楼之殊途 糊涂鱼饼 3309 字 2020-10-21

“妹妹可是身体不舒服,东府今天置酒请太太她们过府赏梅,怎么你没去?”人还没未道,宝玉的声音先到了,随着说话声,一身见客的大衣裳打扮的他从外面走了进来。

黛玉知道宝玉说的是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特意摆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这事,闻言答道:“京里的冬天比江南冷,我有些不适应,怕犯旧疾,因此就回了老太太,没去。”

其实黛玉没去宁国府的理由很复杂。

虽然贾敏已经过世,但贾家和林家依然是姻亲关系,荣国府这边不仅没有因为贾敏的过世而斩断,甚至和林如海联系得更加勤了。可是宁国府贾蓉娶秦可卿时,宁国府竟然没给林家消息,还是林堇从荣国府来给自家送礼的下人口中知道的。

秦可卿作为宗族未来的宗妇,在家族中,论起地位来,甚至不比贾母低。这样的娶亲大事竟然没告知林家,这事东府办得有些不地道;而且除此之外,东府在贾敏过世之后发生的大事小事,全都没告知林家,一副好像自贾敏过世之后,就和林家断亲似的做派。

亲戚走动,都是你来我往,关系一点点拉近或疏远的。既然宁国府先疏离林家,那么在林家没做错任何事的情况下,而宁国府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亲戚,所以,没有非要贴上去,和它拉近关系的必要;再加上,黛玉入京,进了荣国府之后,东府明知道她来了,可是也没照个面,直到后面东府里请老太太和太太过府吃席,两下里才和黛玉见了面,之后对她的态度平平;因此,黛玉这个贾家的外嫁女所出的女儿,和东府关系很是疏远。自从入京之后,她就没去过宁国府。

对黛玉这种明显和东府不亲近的行为,贾母竟然没有任何异议,甚至黛玉觉得,她是默许的。贾母的这一行为明显不符合她不想黛玉远了贾家,和她为了不让黛玉远了贾家,特意把她接到贾家的行为相悖,因此,黛玉觉得在家的时候,林堇说东府的小蓉大奶奶的身世有问题很可能是真的。

林堇知道宁国府污秽不堪,不比荣国府好歹有贾母镇着,虽然乱,但终究没出大褶子。因此在家里,在黛玉面前,为了让黛玉远着宁国府,没少说宁国府的坏话,并在秦可卿的身世上大做文章。

虽然后世对秦可卿的身世有诸多猜测,但是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至于有人举证,说秦可卿的丧事过于奢靡,而且四王八公竟然都设路祭,并且以秦可卿卧室的摆设器皿皆非凡物,以此来推测,说秦可卿是废太子义忠亲王的私生女。

对这一结论,没穿来之前,林堇是半信半疑,但是到了这个时代,了解了一些社会习俗之后,她觉得这个说法未免有些荒诞。

古代社会,是以宗族和官府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地方,很是时候,宗族甚至超然在律法之上,而且这一现象不仅得到世人的默认,甚至皇权也是承认的。因此,一族的宗妇地位很高,很多时候,女子是不允许进宗祠的,但是宗妇并不包括在内。

而且,宗妇,必须是元配,因此,哪怕秦可卿是小辈,没有诰命,但是在贾氏一族当中,她的地位最高。

说句不当的话,她的死,严重性不亚于贾母过世,而且秦可卿死的时候,贾家虽然自从贾代善这一辈的老人过世之后,走了下坡路,但是尚未显露颓势,甚至因为王子腾的升迁以及元春的封妃,家族又有了兴起之势。

再加上贾珍因为秦可卿的死伤心欲绝,不吝银钱,随意散漫,大肆奢华,因此秦可卿的丧事办得盛大一些可以理解。至于四王八公,虽然都来路祭,但是他们的到来,林堇觉得不单单是出席秦可卿的丧礼,还可能是向朝廷展示一个信号。

毕竟,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和朝堂的动态紧密相连的,只是曹公关于朝堂上的人和事几乎没有着笔,所以让人无法猜度。但是在秦可卿过世之后不久,进宫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