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粉饰(1 / 3)

红楼之殊途 糊涂鱼饼 3429 字 2020-10-21

林姑妈虽然防着贾敏对杨婉出手,但并不担心林堇。这是因为如果林家现在有十个八个儿子,林堇这个庶子自然无足轻重,但很可惜,并没有。

正常情况下,像林如海这个年纪,不仅抱孙子了,而且孙子的年纪都比林堇大。但他目前不要说抱孙子,仅有的两个儿子还都是三头身,其中一个还病秧秧。这一切,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都会归咎到贾敏这个做妻子的身上。

贾敏的思想没能摆脱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桎梏,所以,为了林家的后继香烟,她这些年没少折腾。如今林家终于有子,虽然其中一个不是她生的,但那也是能承继林家血脉的男丁。

这个时代孩子夭折率高,所以,到了七八岁,这孩子才算站住;更不要说贾敏所出的瑁哥儿一直身子不好;因此,不管是林堇,还是林瑁,现在都不敢说能顺利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可能,也绝不会对林堇做什么小动作。

因此,林姑妈不仅不担心林堇,而且还不赞成杨婉拒绝贾敏对林堇示好,将她拘在东院的举动。在她看来,林堇去正院,反而比留在东院更安全。不知道林姑妈是怎么说的,反正后面贾敏再让林堇去正院的时候,杨婉并不拦阻了。

其实这些时日,林堇也看出林姑妈对贾敏的防备来了,但她觉得没必要。

在她看来,贾敏虽然会因为林如海有其他女人而有拈酸吃醋之举,但那是夫妻间的小情趣,对后院姬妾和子嗣出手这种事,她其实是做不出来的。或许,年轻的时候,她说不定会容不下杨婉和庶子,但这些年,因为子嗣背负的压力,以及她的年纪,让她应该已经看淡了这些。

……

林如海外出公干到家,来到上房时,正和黛玉、瑁哥儿在暖阁里玩的林堇被带着,和林如海见过礼,又被打发回暖阁了。

手里拿着个九连环,林堇一心两用,一面假装在玩,一面竖起耳朵听贾敏和林如海说着他外出公干这段时间的家务人情。

……

贾敏喜滋滋的道:“前阵子母亲派赖嬷嬷来看我,听她说,珠儿今年下场了,县试和府试都考了个第一,若是在院试中也侥幸拿了第一,倒是博了一个‘小三元’的名头。”

虽然林家尚不知道贾珠院试的成绩,但县试和府试都考了第一的学子,哪怕院试不取他为第一,也没有罢黜落的可能。不然,就会被怀疑科举舞弊,到时就是大事了。

科举出身,现又是江南学政的林如海非常清楚这一点,知道贾珠一个秀才的功名稳稳的了,笑赞道:“我记得二内兄家的珠儿今年不过十四岁,就已经进了学,堪称良才美质,不错,不错。”

夸完之后,他忽然想起一事,纳闷的问:“我记得大内兄名下有一个荫监的名额,琏儿不喜读书,那个名额搁置在那,珠儿怎么不拿去用?珠儿若是走荫监的路子入国子监读书,学业不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且到举业有成,这中间能省下好几年之功。”

荫监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勋戚子弟入监读书的学生。这里的“监”指的是国子监,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而且是科举考试典籍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的地方。能进国子监读书,对有志科举的学子来说,可谓是事半功倍。

虽然贾敏出身勋贵,但她对科举还是有所了解的。要知道,宁国府的贾敬是进士出身,而她二哥,贾政当年打算是通过科举入仕的。所以,进国子监读书的种种好处,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不仅她知道,贾赦和贾政也知道。只是贾政这一房光知道没用,能把贾珠送到国子监读书才行。但很可惜,贾政的官职品级不够,荫监的名额在贾赦名下。这个名额贾赦死捏在手里,哪怕贾琏不喜欢读书,明摆着不是那块材料,而贾珠的天资已经表明他是一个读书苗子,他也不松口。

反正,不管贾母和贾政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