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发言(下)(2 / 3)

一代军魂 三颗金星 5668 字 2020-10-14

撼。”

曲森感慨了一句,见大家都在等着下文,也不卖关子:“卫星制导大家肯定都懂的,不过应该也知道,咱们国家的卫星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数量却不多。

而数量不多,就意味着窗口时间也不多。那么卫星制导的装备,在非窗口时间里该怎么办?

大家都看过老美的战争大片儿吧?人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可以通过单兵红外设备进行地面引导了。

我为这事儿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咱们地面引导技术虽然有了,但还非常不成熟。软件、硬件两方面都不行。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要吐槽,咱们军内各大科研单位的技术研发能力,重点是在地面引导设备上。

老美电影里有一些类似的镜头,如果在不考虑真假的情况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的引导设备。另一种就是狙击组观察手的测距仪也可以附载。

我要说的是,其实咱们的军用小型无人机上,也有类似的引导设备。可以给小型攻击型无人机,目标指引。

那么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进一步再拓展一下,为指导武器指引呢?毕竟相对于人工引导,用无人机引导,无论是安全性还是隐蔽性,都会提高不少。

但是有人可能要说了,咱们现在的地面引导设备还不完善呢,这个想法说出来是不是太早了些。

我是这么想的,相关设备确实还在开发,但开发工作完成了,模块应用于不同载体时,也是会有一定差异性的。

而现在的研发人员,不一定知道我们的小型无人机可以作为载体。甚至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军用小型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了。

那么大家觉得,我们是等相关技术完善了,等技术人员知道了小型无人机这种东西,再进行二次开发好。

还是现在就把这种可行性方案反映上去,让研发人员在设计进程中,就无人机这个载体考虑进去好?

我认为是第二种!”

曲森一段话说完,见台下的听众们,大都是一脸的认同,开始做最后的总结: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相信还有很多。

我想对这种情况及时的进行收集和汇总,然后反映上去。

让领导和各项技术软、硬件开发单位,能够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有更加全面的考量。

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了,在反映上去,然后再对着升级后的东西骂娘。

这才是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各平台应用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曲森话音落下,会场内掌声瞬间响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热烈。连后排坐着的几位师领导也不自觉的跟着鼓起了掌。

曲森讲了三个故事,通过这三个故事,分别阐述了三个观点。

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设备的功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解决问题;

及时收集信息并反馈,加速各平台完善速度。

这三点很扣题,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启发作用。

会场中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曲森敬礼后下台,才逐渐减弱。

岳建军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十点多了,曲森一个人居然在讲台上“浪”了一个来小时。压着掌声的尾巴扯着嗓子说:“讲的还行,下一个,后勤的那个…王浩!”

“到!”

————

上台发言的人事先都接到了通知,所以大家多少都会有所准备。

不过大概是因为曲森的发挥有点好,弄得后面发言的人压力挺大。临上台前还在想着,怎么充实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

这就搞的发言内容,显得有些凌乱和缺乏条理性。

岳建军见连续三个人在台上的发挥都不怎么样,时间也邻近十一点了。干脆就喊了暂停,宣布会议下午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