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援军(2 / 4)

一代军魂 三颗金星 6943 字 2020-10-14

筛选,但无疑会大幅度的提高无人机小组的研发速度。

跟曲森又逐项确认了一遍,拿着清单就去了工作组驻地。经过评估组的二次确认,被筛选出来的技术很快被交到一零九所。

那面会把之前测试时采购的和自行研制的相关组件,从仓库中拿出来打包好,由已经带着索引目录赶回去的矫干事和另一名安保参谋一起押送过来。

当然这部分设备和相关技术是要花钱的,钱从无人机小组的研发费用里扣,不过毕竟是军警合作项目,一零九所那面只收取了十万块的成本费用。

矫干事回去了,赵干事暂时没事儿,作为一个技术控,看着无人机小组在忙活着,都不用人拽,自己就伸手掺和了进来。

而且就在这时候,周大小姐和李莹带着干扰无人机的测试组件也到了。

吴教授接了工作组的活,学校方面也是收费的。所以周莉和李莹过来跟一下警用干扰性无人机项目的测试进度,如果他们带来的组件,有缺陷或者其它问题也好及时做出修改。

这就造成了警无人机项目小组里短时间内由四个人,变成了七个人。

赵工是个纯技术人员的性格,他本身就是数字无线传输方面的专家,又跟了这么长时间的军用无人机项目,对无人机相关的技术也融合了不少。

而且人家主动性还高,无论看到曲森小组的设计中那里存在问题,或者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只要不涉密都会毫无保留的说出来。

至于周莉和李莹,到了之后曲森充分发挥死皮赖脸的熟人特性,很快把俩人磨成了自己的帮工,主要帮忙进行无人机控制平台方面的开发。

李莹还好,都是熟人能帮忙的地方压根就没二话。周大小姐则一边帮着忙,一边埋汰着曲森之前拉好的框架。

对此曲森完全不在乎,反正他这个软件方面的半吊子,怎么可能和专门软件工程专业出身的俩姑娘比。

不过小组里专门负责软件部分的冯艳辉,倒是承受着不小的心里压力,要不是知道周莉是对着曲森说的话,她恐怕都不好意思在小组里呆了。

不过这姑娘也挺有韧性,短暂的心理不适期过去后,看到曲森和她一起搭建起来的平台框架,在人家两位女军官的手里,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得到了全面的优化。

开始整天跟在周莉和李莹屁股后面,抓紧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充实自己。

周莉和李莹两个也不私藏,把多终端平台构筑中的一些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逻辑重叠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了详细的讲解。弄得冯艳辉简直有种短期进修的感觉,整天嚷嚷着要请两位老师吃饭。

曲森趁着这段时间在赵工的帮助下,带着孙淼和赵志全开始快速推进,一般性侦查二型和通讯干扰机型的设计,在从一零九所弄来的一堆技术中形成了几个设计思路,只等相关配件到位,就可以开始实际测试。

三天后矫干事和一名姓乔的安保参谋一起,押送着两大箱子的配件赶到。等曲森和黄安点验后在签收单上签了字,只停留了几个小时,和赵工一起乘坐晚上九点多的火车踏上归程。

送走了一零九所的三位,曲森和黄安回到驻地后,看着两个大箱子里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部件,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

这些东西不说技术和已经开发完成的驱动部分,单硬件本身价值就要远超过十万块,无人机小组真真的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不过严格算起来一零九所那面也不算吃亏,这些组件和相关的技术本身都是涉密的东西,被淘汰掉后只能放在仓库里吃灰。

电子元件这玩应儿就怕放,放上两年之后基本也就差不多废了。

技术方面同样是因为涉密,只能作为技术储备,除非解密后应用于地方项目,不然投出去的钱也一分都拿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