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漂亮的履历(2 / 3)

一代军魂 三颗金星 5460 字 2020-10-14

的那架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无人机借过来实际研究一下。居然就在刚刚更新的国内科技类文献库中,检索找到了相关的应用论文。

仔细研读后才知道,原来军方已经开展了小型无人机在军事用途上的实用试验,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有心联系一下论文的作者,做一些进一步的探讨,一看论文作者的名字,居然正是那三个他们打算联系的军校学员。

有了目标,在军网上一搜,又看到了三人在总装举办的,无人机项目设计征集活动中,得了第一名的报道。因为这事儿,三个人不但上了几家军报,甚至还上了央视七套的军事专栏界面。

看到这些消息小组成员们不由得苦笑了一番,他们之前只是简单的在国内文献中检索了一下,没有有意义的收获后,下意识的就认为要找相关资料还是得到国外找。

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差点儿错过了现成的线索。

找出央视七套的节目录像和相关纸媒报道,研究了一下三人参选的作品,虽然详细参数上数据并不算多,但从功能上说,差不多完全符合小组预先设想的要求。

那还等什么,赶紧联系三人所在的学校呗。

一番联系后小组成员获知,三个学员中,两位女生是硕士研究生,正在参加无人机项目的推进工作。另一位男生是名本科生,现在已经下部队实习了。

小组又联系了文献中提及的两家部队的研究所,可得知对方的研究还没有完成,相关技术也没有进行保密评级。本着先部队后地方的技术使用原则,研究进展和技术资料暂时还不能外泄。

这东西是硬性规定,小组虽然顶着公安部直属的大帽子,但毕竟不属于警务系统的职权部门,对小型无人机的应用也还仅仅只是个想法,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没有现实依据。

总不能拿着三个军校学员,用无人机获得了追逃线索的事儿去申请相关权限的批准吧。

被打听到的一零九所领导,也不是完全不通人情的。尽管拒绝了小组领导的调用资料的请求,但也给了他们一些提示。

周莉和李莹两位技术员,现在要盯研发进度时间很紧张。可那名叫曲森的学员,别看学历不高,但几乎全程参加了小型军用无人机项目,从无到有的研发过程。所里现在研究的几款重点机型中,就有他的原创思路。

而且这名学员对无人机相关的性能,以及功能延展性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对硬件方面更是在行,参选时的三款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他手工完成的。

如果警方仅仅是想对小型无人机的基础参数和功能性方面做一些探讨的话,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基础上,找他就完全够用了。

一零九所之所的领导以会推荐曲森,是因为他们之前在工程机改进上,欠了曲森一个很大的人情。也知道曲森如果毕业后想在部队有更好的发展,资历累计是必须的。

如果他能给予这个顶着公安部名头的领导工作组,一些实际意义上的帮助。相信公安那面用完人之后,一定会在曲森的履历中添上漂亮的一笔。

一零九所的领导默默的还了曲森一个人情,领导工作组这面得到指点后没有第一时间联系曲森,而是先详细了解了一下他的背景资历。

调查曲森背景,不是因为工作组领导不相信一零九所的推荐,反而正是因为足够重视,才这样做。

工作组领导听完技术革新组汇报的,一零九所对曲森的介绍后,已经不仅仅打算找他做简单的相关了解了,而是对他报了更高的希望,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手续。

毕竟公安方面的一些技术性资料也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因为曲森是军校的学员,就省略了调查的步骤。

了解过程是由部里出头做的,因为权限比较高,得到的资料也非常完整。资料到手后,工作组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