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一 中国风的神髓!《烟花易冷》!(求订阅~)(1 / 4)

卧槽!你不说我都不知道!

还有这回事?!

神了,但为什么我听还是有种中国风的味道?

读者们惊奇不已。

甚至呼吸都有些滞涩。

总感觉接下来会出大事。

“说完作曲,再讲讲编曲。”

奔赴山海似乎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这首歌的编曲,配器方面,竟然没有一件中国乐器!!!”

“它作为一首中国风歌曲,居然!居然!!!”

“一件中国乐器都没有!!!”

“全是西洋乐器!!!!!”

无数的感叹号,似乎在告知读者们,奔赴山海受到了多大的冲击。

似乎,从小学习的音乐,已经被李文音匪夷所思的操作冲烂了。

秀到头皮发麻!!

卧槽!!!我都没听出来,真的全是西洋乐器吗?!!

我大脑已经转不过来了!!!

神t西洋乐器???

我靠,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刚去听了一遍,还真是!!

这下无数网友们可就炸开了锅。

“奔赴山海”想要表达的意思也瞬间明了。

这么一首味道非常中国风的歌曲。

不仅作曲上非常的不中国风,就连配器都没有任何一件传统乐器!!

你在这玩消消乐呢?负负得正?

这什么玩意都不沾边的情况下,李文音是怎么做到的让人听起来像中国风的?

好家伙,李文音你成功的忽悠了粉丝们!

靠,所以这到底是不是中国风?!

我看傻了。

俺也一样。

“这股中国风的感觉,真的仅仅因为歌词吗?还是因为.......写歌的背景是北魏时期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描绘的故事吗?”

“或许有,但我觉得很少,更多的中国风韵味,在于李文音这完全不合理的处理,方方面面,太多太多充满灵气的想法,才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奇迹,没错,我觉得是一种.......奇迹!”

奔赴山海的评价异常的高。

“其实,创意的力度是否过强,对一首歌曲影响很微妙,有时候,过于被技巧或炫技占据,调性上完全不中国风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也是有的。”

“而抓不住中国风的......意境,抓不住中国风的神,很容易在五声音阶固定和弦配器写作业的情况下,让人虽然有古风之感,却感觉有些俗。”

“但,说了这么多,更能体现出《烟花易冷》是多么厉害,我甚至感觉,这个歌曲高贵到........达到了我理解的盲区了!!”

“《烟花易冷》完全没有任何任何的中国风元素,一首完全不中国风的歌曲,但谁敢说它不是中国风呢?这也是我所说的,《烟花易冷》是李文音自己突破自己天花板的答案,与《青花瓷》不同,这首歌,实在是无形无相,意则达至极诣!”

奔赴山海的评论洋洋洒洒。

甚至与以往嘴臭的他完全不同。

言辞中,极具赞美。

而这样的一篇乐评,也开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很多一开始就更加喜欢《烟花易冷》的粉丝们,看到这样的分析后,直接对李文音惊为天人。

甚至更加喜爱这首歌曲。

以原调c,却大量运用中国风一生之敌的7为骨,以西洋乐器的钢琴,吉他,爵士鼓为皮。

却画出了东方的神韵,书写一段古色古香的故事。

一爱,一恨,一痴!

三惹,三怨,三等!

中国风,重意不重形。

李文音用事实告诉了古风,国风圈子里的人,什么才叫中国风骨子里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