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威廉二世(2 / 2)

弃荷兰共和国的。”议长德·维特支持了国王的观点,并迅速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多么和睦,恰恰相反,和英格兰王国一样,荷兰王权和议会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荷兰共和国是商业立国,商人占据着很高的地位,议会的议员大部分都是商人出身,包括议长自己。

作为商人,这些议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商业利益,这些利益主要来自海贸。

正因如此,荷兰人对造船业,对海军的建设投入很大,这也是荷兰海军有机会成为欧罗巴洲最强海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陆军的建设就相对滞后很多,这也是荷兰海军的战绩远远强于陆军的原因。

议会代表的商人几乎把控了海军,因为连海军的不少将领都是商人出身。

而国王所代表王权的影响力则主要在陆军中,可陆军明显要弱于海军,所以威廉二世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正史中的两年后,威廉二世甚至不惜调动陆军直接兵临阿姆斯特丹城下,企图通过武力逼迫议会的商人寡头就犯,承认自己的绝对权威。

只可惜他突然感染天花病死,反而被议会所趁,发起政变推翻并废除了荷兰共和国的执政体制,让荷兰共和国二十二年处于无执政时期,商人代表的议会攫取了整个国家的权力。

所以,荷兰海军突然遭遇如此大的惨败,对威廉二世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趁机帮助他巩固权威。

这也是德·维特等人突然对威廉二世更加尊重的原因,因为海军的惨败,让这些只会做生意,对军事所知有限的商人慌了手脚。

他们无力扭转眼下的危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国王身上。

“契丹人的飞船是所有战舰的噩梦,我们很难在海上战胜他们,所以我们要加强陆地上的防御。”

威廉二世的意思很简单,要进一步削弱海军,同时加强陆军的建设。

这固然有一些私心,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舰船的目标太大,一旦遇到契丹人的飞船,根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虽然很不情愿,但德·维特等人也不得不赞同这个提议。

与其让数量众多的舰炮随着战舰沉入大海,还不如搬上岸加强陆基防御。

接着,威廉二世又提出了一些其他建议,大体上和马萨林的策略差不多,先加强与盟友之间的合作,然后在天主教联盟中宣扬契丹人的威胁。

只要破坏了西班牙人和契丹人之间的合作,一切都还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