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不简单的任务(2 / 2)

虽然重创了建虏,但沈浪却不是很满意,他是想着建虏从两翼全力进攻时,给建虏好好的来一下狠的。

却没想到,建虏第一次只派了两千人左右,第二次也只派了五六千人。

而且己方刚一开炸,建虏立马就吹号撤退,好像是早就有心里准备一般。

不过想一想也能理解,毕竟当初在京师城外吃过这样的亏,而且是大亏,多少会长些记性。

既然虎蹲炮隐瞒不住了,沈浪立即下令调三十门到前方去协助进攻。

虎蹲炮虽然轰不开城墙,但对付并不是很厚的土墙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那些躲在土墙后面抛射,或者是通过射击孔向明军反击的建虏,以为自己只要防范天上的大孔明灯轰炸,甚至不用太担心勇卫营的火枪,因为火枪打不穿土墙。

可是在无数散弹击穿土墙时,他们才追悔莫及,为何不将土墙修得更厚一些啊。

土墙被打得千疮百孔,一个个躲在土墙后面的建虏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被打得血肉横飞。

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是惊恐的转身就逃,太可怕了,比天上的大孔明灯还可怕。

有了虎蹲炮的加入,明军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不少,天上地下联合打击,火力如此凶猛,建虏修的那些防御就是一个笑话。

至于从明军两翼发起夹击的念头,不但是拜音图绝了这个念头,多尔衮也不敢再想了,没有那么多人命去填。

没办法,只能趁着明军还未将右侧阵地分割开来,尽快将右侧阵地的两万多兵力转移开,这是眼下减小损失的唯一办法了。

于是,多尔衮立即给右侧阵地的最高将官多罗贝勒尼堪下令,让他全面统率两万四千大军转移,而他多尔衮会在左侧阵地指挥配合。

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是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儿子,甚至比他的叔叔多尔衮还要大两岁。

但这都不重要,不管是地位还是权势,他在多尔衮面前都不算什么。

所以对于多尔衮的命令,尼堪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时日摄政王的心情很不好,特别是最近两天,满达海就是这样成了刀下亡魂。

因此,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触怒多尔衮。

否则除了多铎,恐怕难以找到第二个人是多尔衮下不了手的。

可是在眼下这种境况,要在明军眼皮子底下转移走两万多大军,可不是个简单的任务。

一旦操作不当,那就不是转移,而是大溃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