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危险(1 / 3)

谍影重现 王弗 3740 字 2022-01-18

热门推荐:

.........

1938年。

12月24号。

农历腊月初三。

下午两点。

今天街道上很是喜庆,没有因为昨天的爆炸而影响外国人的心情。

恩。

平安夜。

这是西方人的节日,所以公租界跟法租界很多大型的商场门前,已经挂起圣诞树。

红衣红帽的外国小孩开始在街道上奔跑,雪花应景浇灌在圣诞老人的衣物上。

头顶小红帽,脸带白色胡须的圣诞老人,开始走街串巷派发礼物。

真好。

西方人不管什么理由来到上海,他们没有感到任何生疏,或者不习惯。

原因很是简单,因为在上海的外国人,他们权益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相比起中国人作为本土的子民,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

叮叮当...叮叮当...

白雪纷飞的街道上,随时都可以听到这首喜庆的圣诞音乐。

很多青楼楚馆为了迎合西方人,也会识时务的挂起青松红灯。

以及早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排练的舞蹈,歌曲。

今天注定是西方人的节日。

......

南市火车站。

怎么说呢?

不要看上海沦陷成为日本人的天下,但是想着出来赚钱,或者能有口饭吃的国人,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

这没办法,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出现疲惫之势。国人在面对军人不断撤离的土地已经失去信心。

何况现在吃饭都是问题,经济不景气,也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

上海,中国的前沿城市。

应该多少有条活路吧?

全国各地有胆量的穷人,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留口活命的口粮,开始走上征程。

壮年劳力,只要有力气到了上海多少会活下去。

相比在乡下没有任何活路,他们更愿意来上海搏一搏。

男的卖力气,有时候要卖命。

女的当富人家的佣人,或者去卖身。

总之...

一言难尽。

今天的火车站感觉的格外热闹,也许跟特高课把其它两处站点封闭的原因。

这么冷的天除了门口的黄包车夫没有减少外,那些想多挣几个钱的小贩,也伸长脖子期盼下一趟列车快点到来。

维持秩序的警察穿着厚厚的棉衣,经过烤地瓜的炉子前,还要顺手拿起一个尝尝。

这是给你面子,而烤地瓜的老板真是满脸喜气的,在递上另一个烤的金黄的地瓜。

出站口很多穿的人模狗样的76号特务,在哪来回巡视。

他们也不知道找谁?

只知道检查四十多岁的男人。

候车厅里。

室内燃着煤炉,还算暖和,总比外面冰天雪地的好。

“主任,这南造科长让我们找人,也没说清楚啊?”

“就是男人,四十多岁。像这样的人一火车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吧?这怎么找啊!”吴四宝很不耐烦的道。

一身风衣礼帽的李志群瞪了他一眼。

“不要抱怨,既然科长安排了,自然就有道理。”

“我们只需要尽力寻找就好,至于找不找的到,那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何况,做事情要多动动脑子。共党的人员偏向文人墨客居多,而成为派往上海的重要人员,自然是经历多年工作经验。”

“如果我们假设这个人,是一个带着帽子,穿着应该偏向文人。”

“虽然共党一向经济不是很宽裕,但是我相信这些死要面子的共党,不会把自己搞得太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