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砍瓜切菜拿满分!(1 / 4)

十五分钟后。

在距离阶梯教室大约不到150米远的三楼会议室里,负责本次国集训练营考核的五位出卷老师,开始将60名队员递交上来的作业分类和筛选。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很繁琐的任务。

工作量巨大。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好在,五位出卷老师,也都是奥数界的大能。他们当中,两位来自于北大数院,一位来自于清华,一位来自于复旦,还有一位是来自于中科大少年班的专业老师。

最近这几界的国集队,也都是他们五个人出的题目。当然,也有些人喜欢称他们是“奥数五毒”。

五位出卷老师,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出题经验,只要眼睛稍稍一瞄,就知道哪些题目靠谱,哪些题目纯属滥竽充数。哪些题目比较“弱智”,哪些题目又比较“显摆”。

那些“弱智”的题目,难度太低,基本属于送分。

那些“显摆”的题目,难度太高,纯粹属于超纲。

所以,大约在一个多小之内,五位老师很快就将59道题目选出来了。而这次的试卷,总分仅为150分。整体来说,这些题目,有难有易。有些偏容易的题目,只有1到2分。

比如,潘一瑞的被入选的那道题目,其实是一道选择题。若ylog56?log67?log78?log89?log910,则∈(2,3)∈(1,2)∈(0,1)1。……

这道题,考察对数的换底公式的应用、对数值大笑的判断,主要是检查运算能力。坦白说,这道题对于一般的高考生来说,或许还有些难度。但是对于国集生来说,那基本就属于呵呵哒,有手就行了。

……

孔书成的作业,是最后一个提交的。

所以,他那个密封好的牛皮纸信封,也是最后一个被出卷组的老师打开的。

然而,在那个全封闭的出题组会议室里,当奥数五毒,哦不,是五位老师将孔书成的信封打开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北大杨老师:“我的天呐,这个孔仙人,果然有两把刷子啊。你们看看,他甄选的这40道题,难度相当可以啊,水平相当高啊。”

北大郭老师:“没错,我也看了看他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感觉这些题目的难度系数刚好贴近IMO的水平。”

清华丁老师:“孔书成这小子,我感觉他这是要跟咱们抢饭碗啊。你们看,他这40道题,几乎任何一题单独拿出来,都可以作为这次国集淘汰赛的压轴题啊。”

复旦白老师:“是啊。你们快来孔书成的看这道题……在一个8×8的网格表中,每个单元格中都有一个骑士或一个骗子。骑士只会说真话,骗子只会说假话。已知每个单元格中的人都说‘我所在的列中的骗子个数严格大于我所在的行中的骗子个数’,那么满足条件的布置方法可能有多少种?……哈哈哈,这道题,真的是字少难度大,简直太绝了!”

北大杨老师:“没错。这题质量相当高。说实话,如果不是看了孔书成的解题思路,我恐怕都解不出来。关键是,这题一点儿都不超纲啊。”

中科大孙老师:“同意。这题难度刚刚好,而且完全不超纲。孔书成这小子,拿捏的真不错。说实话,我看完这题后,立刻想起了去年哈佛麻神数学竞赛邀请赛HMIC中的那道题。那道题跟这题也很像,但是没有孔书成出的这题有想象力。白老师,你赶紧去网上索一下,看看这题有没有详细的出处,看看孔书成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

“收到!”

复旦的白老师,立刻咔咔咔一顿键盘侠操作。

大约两三分钟后,他大声道:“孙老师,你们说的这题,在全网都找不到。我感觉,会不会是孔书成原创的啊?要不就是,他通过某些英文原著书上转译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