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缘分一道桥》(1 / 2)

继海边,湖边,江边,山间,沙漠上……两人又解锁了一个新的夜下共同散步场景——草原。

在蒙省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驰骋两三天后,两人直接南下,前往的肃省。

既然在草原上留下的足迹,记录了不少相关的景色……苏晨感觉来首相关的歌曲也是可以考虑的。

关于草原的歌,他脑子里一时间想起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套马杆,天蓝蓝,我从草原来,走天涯等。

都不是特意去听的,而是在各个场所里听到,无意间记下来的。

他突然发现,这类型的歌还挺多的,有些还特别火……

苏晨也没立即下结论,直接在里记录了“草原歌曲”四个字,当做标记,具体歌曲,日后再说。

肃省的著名景点中,大多是历史文化意义大于本身的景色亮点。这类地方,比较有历史人文情怀的人,估计更喜欢去。

肃省西北的酒泉市,算是前往肃省旅游必去的地方了,两人的肃省游览第一站,就是这里。

酒泉市,是肃省地级市,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在汉代是河西四郡之一,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悠久。

同时还是敦煌艺术的故乡——敦煌是一个县级市。莫高窟,阳关,玉门关等都在该市内,属于酒泉管辖。

酒泉还是现代航天的摇篮。国内很多卫星,火箭,和导弹的发射,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到酒泉市区逛了逛,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两人前往了敦煌市。

提到敦煌,最著名的当属敦煌莫高窟了。

两人最先去的,也是这里。

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艺术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里面保存完好的洞窟有接近五百个,有四五万平方米的壁画和二千多彩绘雕塑,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的意义都很大。

逛了半天后,两人又陆续去了玉门关和阳关。

这两地方离得不算远。苏晨最早知道这两个地方,不是从地理上知道的,而是语文课本上了解的。

有很多文人,都写过与两地相关的诗词。

诗句主要集中在唐代。这里是初唐中唐的西北边界之地,当时大唐国力强盛,四海臣服,诞生了很多豪迈的边塞诗人。

他们写下了不少千古诗篇,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当时的西北边境写的。

诗句是最为精简的文学作品。优秀诗篇里,短短几十个字,每一个字都有必要存在的意义。

所以代表边塞,思乡,守卫家国,出征等情感意向,就被很多诗人直接融入了当时边境的这两个代表关隘中。

时过境迁,当年的拒敌雄关,如今已经基本用不到了。

更多的是作为旅游景点,让人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感受曾经的金戈铁马,豪放悲壮。

走在玉门关区域狭长的戈壁滩里,苏晨一边记录着周围的荒凉,一边随意思索了起来。

看着不再雄伟的关隘,苏晨知道,至少唐代有三个著名的大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写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写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写过。

前两位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中王昌龄还被誉为“七绝圣手”。这称赞,指七言绝句诗方面,几乎没人比他更强了。

事实上也差不多,七言绝句这类诗,成就最高的应该就是王昌龄和李白,是七绝诗两座高峰。

用摄像机记录下玉门关和阳关后,苏晨和魏本佳前往了敦煌境内的另一个著名景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