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津右卫(2 / 2)

府衙内,指挥使韩英用着丰盛的早膳,脑子里却不断的盘算日后自己的去向和前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大明江山已是危如累卵。据前几日西边传来的消息,京城附近都出现了闯贼探马斥候的身影。

一个亲军兵士走了进来,将一个大包裹放在韩英的桌上,说道:“大人,这是总旗,百户,千户们孝敬你的这个月例钱,请您查收。”打开包裹,现出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指挥使与那些千户,百户不一样,它不是世袭,经常几年就一换任职之地。因此卫所的指挥使无法通过去占有田产,役使佃户和军丁来牟利。他的额外收入就是手下这些从总旗到千户的世袭军户军官的“孝敬例钱”。

韩英点了下头说:“收起来吧,还点啥点,本官难道还信不过手下这些弟兄们吗?”

又有一亲兵走进来,在韩英耳边悄声说道:“启禀大人,有一锦衣卫带着一彪人马来到卫所,说要见大人。而且请大人召集麾下所有千户,百户和总旗,有天子密诏要宣!”

韩英脑袋嗡的一声,手中的筷子都惊的掉落在地上一支。这事若换往年,他韩英会高兴的一跳三尺高。皇上有差事托锦衣卫交自己办理,那定是获功晋升的好机会。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说句不好听的,明天这朝廷是不是叫大明朝都不好说。这个时候碰到朱由检的密诏无疑就得赌了。可凭什么让他韩英去赌,不应该是安静的缩在这卫所中,坐看大势随机应变吗?

尽管韩英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此时此刻崇祯皇帝派来的锦衣卫信使是不能不见的。

……

韩英率领一干天津右卫的千户,百户,总旗人等将那天子信使迎入府衙之中。这个过程,韩英已将来人上下打量了几番。来人年纪不过二十,身上的官服表明其只是个锦衣卫校尉,连小旗都不是。

韩英心里嘀咕起来怎么派这么一个低级别的锦衣卫给我传密诏?莫非不是什么重要事?真这样就好了。但是他一看跟在这锦衣卫后面的随扈,就打消了这念头。这锦衣卫校尉身后跟着的六个随扈,穿着奇特。背上还背着一种做工极为精致的“鸟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