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2 / 2)

朱元璋转头望去,湘江江面下游的水平线上浮现出一列舰形船影。他连忙举起手中的千里镜望去,只见那些汉军战船上的水手还在紧张的装填火炮。

汉军舰队越靠越近,并持续用舰载的滑膛加农炮直射着实心弹,链弹和葡萄弹。这个时期的加农炮还只是用于直射,包括加农炮在内的各炮种的炮手也不需要弹道计算一类操作流程,只要进行概略射击就行。这种长炮身加农重炮因为膛压问题也并不适合轰射榴弹(开花弹)。

对于湘江这样的支流而言,汉军中那名为“塞断江”的超级大舰能名副其实的将整个湘江江面占去一半。上面搭载着万斤重的铁芯铸铜巨炮,能发射近百斤重的实心炮弹。这样的巨炮五百步内能轻易将木质战船解体。这样的巨舰在冷兵器时代只能做一个流动兵营或超级攻城平台,在水战中相对小舰快艇,不一定能占据优势。但装上足够数量的远距火炮后就能进化成真正的水上霸主。

整个明军顿时慌乱起来,无论是战船甲板上,还是长沙城前临时搭建的营寨中。明军兵士奔走惊呼着:“汉军来了,汉军来了!”他们口里的汉军是专指汉帝国的国防军或近卫军,并不包含驻守各地的内务军。

朱元璋和手下诸将们知道自己水面上不可能敌的过汉军,急令战船上剩余的兵士全部登陆。此时湘江两岸却传来阵阵鼓号之声。

湘江两岸,一眼看不到头的汉军排成只有几列纵深的线性队列齐头向明军推进。在距湘江岸边两百步的地方停下。车载的子母鹰炮,臼炮,还有火绳机铳在排列整齐的燧发枪兵间一字排开。

前有固垒拦江铁索,后有汉军的无敌舰队,两边有火力强大的汉军精锐。朱元璋自知已是无路可逃。

数十匹骑白马的汉军御史从汉军阵中驰出,奔驰到明军阵前。徐达闷哼一声,喝道:“弓弩手,铳手准备…”却被朱元璋喝止了:“看看他们想说什么。”。

御史开始高声宣诵陈理的劝降诏书,核心意思是明军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任何人,只要投降皆不杀不罪,否则汉军火力全开之下,十余万人全部将化为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