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2 / 2)

再一次占据了主流,这个选项就是山地长枪兵,原型是瑞士长矛兵。长达五六米的长枪所构成的密集方阵再次重回战场。但这与当年的马其顿长枪方阵有着本质的差异。

他们的这种长枪方阵是由一个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的小阵构成,而不是马其顿方阵那样连绵几里的大阵。他们之所以叫山地长枪兵,是因为灵活多变的阵形可以适应更多的复杂地形,而不仅仅是像马其顿密集方阵一样只能在平原地带发挥出优势。

因为阵形多变,因此也就不存在类似马其顿方阵那样侧翼后背必须由其它兵种给予掩护的缺点。除此每个人都带着钢刀和连弩。用于必要时候的肉搏战和长距对射。这一点和原版的瑞士枪兵不同,后者配的是专门的短戟手和十字弓手。

但是这些山地长枪手的机动性是通过削弱防护而得来的,兵士们除了穿戴一个金属胸甲外,其余甲胄都是皮制。也没有盾牌。

杨广诧异的想没有铁甲,如何防御住漫天的箭矢。他仔细琢磨了一下,才悟出其中道理。

原来这个历史时期,因为武器装备,通讯手段,交通辎重运输的发展,弓弩快马的大量应用,军事思想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敌对双方很少会将所有兵力集中到一个地点,而后摆好各自大阵,最后一决雌雄了。绝大多数战斗都是遭遇战,攻坚防守战。遭遇战中,双方不可能来的及布成兵种合理分配的大阵,都只能将行军对形迅速演变为作战队形展开战斗。这种情况下很难发生遭遇密集弓弩射击的事,除非是遇到伏击。所以牺牲防御来提升长枪密集方阵的机动性,地形适应性是合适的。

骑兵方面,同样牺牲防御换取更高的机动和灵活性也成了趋势。轻甲飞骑就是取代拐子马的兵种。他们的原型就是十二世纪纵横欧亚陆桥的蒙古轻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