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2 / 2)

背后来一刀。为防万一,索性全部杀掉。

驻守兵士里有谢国本土民兵,他们看着自己乡亲无端被杀,愤怒不已,这和战场上厮杀导致的伤亡有本质区别。每个人手中都撰紧了三米长戟,这长戟和身上的扎甲头盔都是前些时日从舞邑调运来的。

由于庸方给了谢邑守军充裕的时间,当下的“简易城墙”四角已经换成了石木搭砌的固定碉楼。

下土上木围墙的后面,也用木架搭了圈一米宽的甬道。一个平均身高的兵士立于甬道之上,刚好可以露出胸膛和双肩。下到地面,则头部低于墙头。三米长戟的矛尖刚好可以将攀附于墙头的兵士捅刺下去。

……

庸立睁大眼睛瞪视着眼前这座“城池”。“城墙”并不高大,加上壕沟的深度也不过一仗有余,更何况壕沟不宽,梯子做长点,就可以直接横架过去。

庸立在扫平前一个小邑时就知道,对方已经提前知道了庸军的到来。所以必须在一天之内拿下谢邑,否则舞邑的援兵随时都可能赶来。

另外庸兵做战没有辎重粮草一说,每兵初始自带三天干粮,而后沿途每隔两三天渔猎补充给养。这附近也无狩猎之处,如果不占据谢邑,不可能阵仗进行中,分兵跑其它地方去打猎吧。

想到这,他即刻下令打造登梯,准备攻城。就在庸兵打造登梯时,城内民兵们也正在做着一件事,成桶成桶的水浇灌到木头围墙和四角碉楼之上。将木材弄的潮湿无比,这是防止庸军用火攻城。

……

打造了几百把梯子的庸军开始攻城了,他们先是集结起来,分布于四面,然后一波波的抬着梯子接近“城墙”。靠近时,先用弓箭做出几轮抛射,以掩护抬着梯子迅速奔向墙脚的兵卒。

此时“城墙”内,每一个兵卒都靠近墙体蹲在地上,看着竹弓抛射出的箭矢如同下雨般落下。由于是抛射,墙体附近必然是射击的盲区。

邑中民众百姓也早已跑到屋舍中躲了起来,此时茅茨为顶的房屋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兵卒们握紧手中的长戟,盾戈,还有强弩,静静的等待着长官的指令。其中长戟兵有2200名,盾戈手400名,弩手400名。只是这些兵卒之中并没有虎贲正规军的身影。只有负责民兵指挥的一些虎贲老兵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