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节 回到郑芝龙时代(2 / 2)

一个月后,李长庚已经开始进攻澎湖本岛,朱濆岌岌可危。

这时候金门的消息终于传回来了,顺利攻占金门和厦门两座岛屿。

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周琅马上传令留二十艘老闸船防卫金、夏,一直到舰上随行的技术人员完善两岛的炮台防御。十六艘主力舰立刻返航,赶赴澎湖,但并不是去解救澎湖,而是去解救朱濆。

周琅的作战目的是,利用自己船坚炮利的优势,压制李长庚控制的炮台,然后冲破李长庚舰队的封锁,进入澎湖港内,但并不是帮助朱濆坚守,而是接应朱濆撤退。在外有李长庚围困之危,内有周琅舰队接应的情况下,朱濆这个海盗不可能有什么死守汛地的念头的。

下完这些命令之后,周琅才有心思思考一下眼前的局面。

根据金夏之战的状况回报,两岛清军的防守极为松懈,炮台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大半大炮年久失修,竟然有超过六十年的老炮。这种海防,根本就挡不住正规舰队的攻击。

这个消息让周琅很欣喜,打下金门是基本要求,打下厦门则是最优选择,这样就可以用这两座岛屿控制漳、泉地区的出海通道,可以利用九龙江和晋江两条通往福建内陆的河道,一旦打通贸易,将会得到巨大的商业利益。

同时打下金门和厦门,也让周琅赫然发现,似乎此时的海洋格局,又回复到了明末郑芝龙时代的局面,清朝跟当时的大明朝一样,控制着大陆,而台湾却在荷兰人和郑芝龙这样的海洋力量手里掌控着。

相同的局面,基本相同的统治哲学,如果满清政府跟大明政府做出了一样的应对措施,周琅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于是他认为,明朝郑芝龙时代的局面,很有必要研究一番。

请了几个熟悉历史和地方志的老学究请教一番之后,周琅心中突然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清廷会不会诏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