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立国储太子正位(结局上)(2 / 3)

,内里只有他们父子五人。至于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何种约定,外人不得而知。

只知道几人聊了一夜。

武德四年十一月的最后一日,皇帝拖病体于早朝宣诏,拜唐王为政事堂总理,摄政监国。并正式照会礼部,会同内史局、翰林院、弘文馆等测定黄道吉日,制定礼仪规范,择期敕封太子。

轰轰烈烈的楚王谋反事件,便以这样的结局来告终。

但让朝臣感到怪异的是,昨日内廷疯传李建成与李世民带兵擒了魏国公裴寂,疑似和楚王谋反一事有关。可今日皇帝从头到尾都没提过这事儿,不仅是他,便是下首那几位始作俑者也都好似忘了模样。

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某唐王接了诏书,化身监国总理,转身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诏令全城军民百姓,上下一心,讨伐举兵叛逆的义安郡王李孝常。

好家伙,大伙直呼好家伙!

众人都被老李这一家子的厚脸皮给惊呆了。

这明明就是你儿子和你好基友联手搞出来的破事儿,结果到头来,贼首居然成了只是从犯的李孝常?

这或许才是父子五人聊了一宿的真正原因。

激进如李世民,针对这一次王君廓的自作主张尚有回护之意。而宽厚如李建成,也总有几个想杀之人。

不把这几兄弟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说开,老李是不会真正放心松手的。何况他家还有个疲懒货,稍看不住就敢旷工不干活。

谈条件也罢,许利益也好,总之待到今日中枢正式下令,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内宫走水,万贵妃并楚王李智云不幸罹难,皇帝拟叫礼部谥号,陪葬皇陵,算是全他们母子的名声。而既然李智云的谋反罪不成立,那么似裴寂的从逆之罪,似乎也不成立了。

李渊到底不舍得杀他这位好基友,用这等方式,加之允了李建成所请的改封三王麾下谋臣武将一事,算是换回他一条小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月前发生在归仁戈壁上的无头公案,在李智云的证词下终于真相大白。最终在老大的坚持和老二、老三的附和下,老李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将其免官,流放静州。其子裴律师因尚临海公主,免于责罚。

接下来的一个月,既是年关最忙碌的一个月,也是大唐在饱经伤痕后终于得以喘息的一个月。

秦琼与王君廓亲率玄甲军回归,李靖在请示过中枢后,当即下令全军向敌两翼突击,截断叛军所有离关退路。

在得知楚王“伏法”,谢叔方与李义余被俘,骆谷关亦被段雄夺回后,李孝常知大势已去,率领心腹亲卫突围未果,被苏烈擒拿。

至此,武德四年这场轰轰烈烈的谋反案终于宣告了结。

“主犯”李孝常被押解入京,由秦王李世民会同三司会审,定斩刑。其子李义余同罪。其同谋谢叔方、长孙安业、长乐王李幼良等皆判斩刑。江都郡公万宣道拟褫夺封爵,流放岷州。

而后随着子午关、骆谷关、太和关与蒲津、潼关等相继解禁,各路消息也汇总而来,使得才刚刚松了口气的中枢瞬间又被拧紧了发条,连骂街都得挤时间。

日前受命前往凉州调查长乐王李幼良豢养私军一事的封德彝上奏请罪,言说因其监管不利,致使前者被家奴劫出,北奔突厥。他本来派兵阻截,却在乌兰以北遭遇突厥骑兵,碰了一鼻子血。

李建成当即召中枢商议,命御史孙伏伽北进三川,代表李唐向突厥交涉。而与此同时,亦在老李的首肯下拜应国公武士彟为利州都督,接管利州一应军政,安抚山南道世家官员。

江南的战事,随着几路勤王兵马宣布向唐军投降,终于赶在年终之时得以完结。而在投降与反叛之间反复横跳的北平郡王高开道,其首级亦在日前被赵王府刀人高惠通给提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