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秦大爷:我不如你(2 / 2)

无限制神话 废纸桥 4427 字 2019-11-10

不错!楚河就是要抄阿房宫赋。

作为杜牧所做的不朽名篇,这篇《阿房宫赋》流传之广,之远,无需多言。

而此时楚河将它做出来,不仅有针对暴秦之意,更有诅咒之意在其中。

那一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便是彻头彻尾的诅咒,一旦写出来,流传出去,那他便是名副其实的反贼。

至于最后那一小段总结,楚河反而不便再写,而是直接断掉,续接贾谊的《过秦论》。

追寻而来的秦大爷看的目瞪口呆。

“太过分了太无耻了!写了阿房宫赋也就罢了!连过秦论也写了,这是一口饭都不给我留啊!”

秦大爷如同祥林嫂一般喃喃道:“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给人算命,装神弄鬼可以扬名,怎么就没想到,写反诗,写反词,出名更快?”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视觉盲区。

无论是阿房宫赋还是过秦论,都是属于后人对暴秦的总结,而在秦未灭,暴政犹在之时,本能的会觉得,这些词赋,是不合时宜的。

但其实换个角度,正是因为它们的不合时宜,才更像是一种诅咒,一种预言,一种期待。

再加上这两篇赋本就是绝佳之作,只要流传出去,那名声岂不如哗哗的潮水一般涌来?

楚河在墙上挥洒笔墨,看的人挺多,但是看懂的人却很少。

本来这年月文字普及率就不高,小篆为秦国强行推行的官方文字,却也未必真的取代了原本各处的原有文字。

不过识货的人终归会有。

待到楚河将两片赋写好,并且留下姓名来历后不久,终于有一些人完全辨认了这些文字,为这些词句之构造精妙赞叹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写它们的人之胆大包天。

下邳县令反应迅速,在听闻这两首反赋之时,吓的胆都快破了。

有人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写了这么两个东西,那还了得?

一面命人速速去抓捕始作俑者,一面派遣人去涂掉那墙上的文字。

下邳本为古城,夏朝时便有下邳国位于此处,可谓来历悠久,素有贤才,隐没其间。

即使是识字率低下的秦末,楚河的两篇赋依旧被数十人暗中记下,并且悄然散去人群,然后便会通过各种形式流传出去。

楚河只需要等着它们带来的名声发酵便可。

而这群识别楚河两篇赋所能带来的影响的有识之士中,却有那么一人,尤为特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