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回京(2 / 2)

大郎出钱重修了苏家的祠堂,之后又以苏二郎的名义买下了一百亩的田地交到族里,算是祭田。

为什么要以苏二郎的名义买?

当然是为了免税了。

六爷爷拿到这田契的时候,那手都在抖个不停呀。

“六爷爷,咱们苏家的人丁不及柳家兴旺,而且两个村子离地也不远,原本我想着也建学堂的,可是细想之下,又觉得不妥。这一百亩的田地产出,以后就由族里来安排给族中的孩子们读书吧。多读书,总是没坏处的。”

六爷爷自然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苏家,曾经也是辉煌过的。

只是想不到,一直到了孙子辈,这才又出了一名进士老爷。

如果不出意外,下次会试,柳家的七郎也会再中了进士,可了不得了。

苏大郎可说了,人家现在有好几个厉害的老师呢。

苏大郎又拿出了两张房契,这是他之前在县里买下的商铺,如今往外租着呢。

“这个也请六爷爷收好吧,这商铺只能往外租,不能转卖,往后每年的收入也都归族里支配。读书的耗费大,笔墨纸砚,哪一样都不便宜,六爷爷莫要苦了这些小孩子们就好。”

当时六爷爷激动地是老泪纵横呀。

果然,当初没有看走眼,苏老三这一家子里头,也就是二房的苏保柱还是靠谱的。

“好孩子,你有心了。”

“我们一家要去京城,这家里头的宅子还得麻烦您多照应着。我已经跟瑾行那里交待过了,他一家子会负责日常的一些打扫清理,只是瑾行年轻,若是家中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周,还得请六爷爷出面做主才行。”

这就是在暗指老屋那边儿了。

他们这一走,谁知道老太太和大房会不会又打起他们家宅子的主意?

毕竟,他们家那宅子可是全村子里最气派的。

若是他们起了贪婪之心,那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苏大郎靠着往南运果酒,往北运茶叶绸缎,可以说是赚地盆满钵满,就家里头的那些糕点生意的利润,他自然也早就不放在眼里了。

只是,他看不上,不代表了别人看不上。

所以思来想去,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还是不能直接给族里,太惹眼了。

干脆,就让苏瑾行几个人管着,每年分给他们一些红利,如此一来,既能让村民们都有工钱拿,还能让族人们都承了苏大郎的一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