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帝王之心(2 / 3)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6962 字 2020-07-09

忌。”

李治面色一惊,惊呼道:“舅舅?”

许敬宗点头道:“正是,他们希望通过巴结长孙无忌,然后在朝中大搞结党营私,陷害朝中忠良,以求让长孙无忌重回朝堂,恢复往日之权势,然后便可图谋谋反。”

此话一出,别说李治了,就是在一旁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都是震惊不已,手上都稍微停顿了一下,但随后立刻打起精神,要真是这样,这个案子还真是非同小可。

“荒谬!”

李治一拍桌子,指着许敬宗怒喝道。

许敬宗见李治突然龙颜大怒,心中也有一些犯怵,我是不是拍到马屁股上去了,但是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这样就缴械了,就还不如不接此案,一脸委屈道:“陛下明鉴,臣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说着他掏出一份整理好的证据来。

李治面色阴沉着,朝着张德胜使了个眼色,张德胜赶紧将证据给李治呈上。

李治都不坐下,接过证据来,就立刻打开一看,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封信和李结的口供,李结的口供当然是指向长孙无忌的,他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不想遭受这皮肉之苦,但空口无凭,关键就在那一封信上面,这李治看过之后,便质问许敬宗道:“此信与我舅舅有何干系?”

许敬宗立刻道:“陛下,信中的赵师便是长孙无忌。”

李治愣道:“未曾听过有人称我舅舅为赵师?”

许敬宗立刻又搬出王德俭的那一套理论,长孙无忌乃赵国公,所以称之为赵师,之所以用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除此之外,又将这关系给李治理清楚,长孙无忌得嫡长子长孙冲,以前就是裴行健的长官,二人关系是非常不错,不信你可以去查,他们完全是有契机勾结的。

李治听后面泛忧虑。

许敬宗一看李治神色有变,没有那么吓人了,立刻又道:“陛下,此等大事,臣可不敢虚言,那李结已经全部招供,而裴行健见阴谋败露,昨日在牢中畏罪自杀,虽已救活,但还昏迷不醒。”

李治听得浑身一震,身体摇晃了几下。

一旁的张德胜急忙上前,“陛下。”

“朕无事,你且退下。”李治手一抬。

张德胜立刻又退了下去,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李治缓缓坐了下去,隔得半响,他才道:“朕的舅舅,朕比你们都要了解,若受小人离间,与朕有些隔阂,这是有可能的,但怎么会谋反呢?”

许敬宗也不傻,尤其是在这紧要关头,他脑子也转得也很快,而且他还是有备而来。

他方才说得那些话,只是不过是试探之意,他只是拿出现有的证据与供词,从侧面论证这个权贵就是长孙无忌,其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虚,长孙无忌乃是当朝国舅,凌烟阁排名第一,位居一品太尉,比李绩还高一级,其名望更加不用说了,其实用脚都能够想到,他怎么可能会跟这些六七品官员勾结,即便他要勾结,那肯定也是下面得人去出面,长孙无忌是不可能出面的,还相互密信来往,这要说给韦思谦、狄仁杰他们听,他们肯定会笑死去,此真乃天下第一奇闻啊。

可是李治的回答却是非常值得玩味,首先,他说长孙无忌若是受到小人离间,与他有隔阂,这是有可能的。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他们之间本就有隔阂,都不需要去离间,但是将这两事混为一谈,那性质完全就不一样了,也就说,李治没有对长孙无忌与裴行健的勾结产生怀疑,他怀疑得只是会不会谋反这个问题,勾结归勾结,谋反归谋反。

换而言之,这长孙无忌肯定是到了这个案子里面来了,只是罪名轻重的关系。

许敬宗顿时大喜不已,底气倍增,李治用的是疑问句,疑问句就是有可能的,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将这疑问句变成肯定句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