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骨感的现实(2 / 3)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7143 字 2020-07-09

郑善行笑道:“这我已经听说了,是不是因为高句丽、百济联合攻伐新罗一事。”

韩艺点点头,道:“进屋谈吧。”

郑善行点点头。

入得屋内,这才刚刚坐下,郑善行不禁叹了口气,道:“这太平多久,又燃起了战火。”

韩艺愣了下,道:“我以为你也会如独孤无月他们一般,支持对高句丽动武。”

郑善行苦笑一声,道:“不瞒你说,我倒也不反对,高句丽反复无常,觊觎辽东地区已久,若不灭高句丽,始终是一个隐患。”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只不过每回打高句丽,总是要死不少人。”

韩艺道:“这一回只是围魏救赵,陛下没有打算大举进攻,死伤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不会很大。”

郑善行呵呵道:“可我看着不太像啊!”

韩艺笑道:“那不知你是如何想的?”

郑善行道:“我小小一个主事,这些事可轮不到我来出主意,我们还是谈谈关于桑田的事吧,我这番出行可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顺利。”

韩艺皱了皱眉,对于他而言,那围魏救赵跟他的计划关系不大,也轮不到他去操心,可这桑田计划才是他看重的,忙问道:“怎么呢?”

郑善行道:“我只谈下大概六成的田地,但还有四成怎么也谈不下来。”

韩艺惊讶道:“才六成?”

这的确出乎他的意料,那都是贫瘠之地,种不出什么粮食来,我这是送钱给他们,这都有人会不答应?

郑善行点点头,忽然问道:“你梅村没有士绅吗?”

韩艺微微一愣,随即摇头道:“我梅村比较偏僻,都是一些上野村夫,哪会有什么士绅。”

“这就不怪了。”

郑善行点点头,又道:“你忽略了士绅在乡村中的声望。”

韩艺一脸疑惑道:“不太明白。”

郑善行道:“俗语有言,官有政法,民从私契,何谓私契,其实就是乡村中的宗祠,而宗祠一般都是乡中德高望重的人建立的,这些人多半都是贵族士绅,在很多时候,县衙的影响力远不如士绅,士绅只是配合县衙,而不是服从县衙,虽然我们得到了县衙的支持,但是我们没有得到士绅的支持。我谈下的州县,都是相对而言,非常贫瘠的地方,那些大士绅不会待在那里,而像郿县这种地方,士绅影响力极大,因此根本谈不下。”

韩艺问道:“为何士绅要反对?”

郑善行道:“这很简单呀,士绅之所以地位高,那是因为乡民都依附他们,一般乡村的规矩都是由士绅制定的,其实我郑氏也是如此,在荥阳,我郑氏说句话可比官衙要好使多了。”

韩艺终于明白了过来,道:“而我的承包方案,会导致乡民依附商人,而非是士绅,因此士绅会反对商人进入他们的领域。”

郑善行点点头道:“这几乎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这会对士绅造成致命的伤害,会破坏官有政法,民从私契的规则。”

韩艺微微瞥了他一眼,道:“你觉得官有政法,民从私契是好是坏?”

郑善行笑道:“你无须试探我,在这事上面,我不需要隐瞒你,我觉得利要大于弊,但并非是因为我自己是出身世家大族。”

韩艺道:“愿闻其详。”

郑善行道:“首先一点,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风俗和文化,国家制定任何政策的时候,不可能考虑到每个乡村的风俗,而士绅熟悉当地风俗,同时士绅都有文化基础,他们能够很好理解的国家政策,并且从中调和,取得平衡。其次,士绅与官员也能够相互制衡,士绅与乡民毕竟是一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有着同样的习惯和风俗,这是官员不具备的,有士绅在,官员也不敢肆意妄为,士绅同样也不敢乱来。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与士绅勾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