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自己争取(2 / 3)

杨锐呵呵一笑,道:“您要是想靠着大道理,换走5万美元和2o的股份,我就只能说天真了。”

海处长的脸“唰”的就红了。

如今才是82年,能练出厚脸皮的,多数还在混个体户呢。如海处长这种央企的精英,多少是有点面皮的。

等了几秒钟,海处长戚戚的道:“捷利康公司不可能答应你这么高的要求的,5万美元和2o的股份只是他竖起来的红萝卜,你想想看,他们的投资额最少要七八十万美元,2o的股份就是15万美元的投资额了,有那么容易吗?”

&n的技术入股,我没觉得很多。”杨锐语气平静。他做研究生的时候,别说3o的技术入股了,5o的技术入股都不鲜见,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其中除了高资金量的要求以外,高技术的门槛也不是开玩笑的,一栋楼耗费几百名研究生,几十名博士生的生命,在生物行业司空见惯。

海处长恨不得用手指敲敲杨锐的脑袋,气道:“赚钱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你知道一家制造工厂要多少人?要多少人才能生产辅酶q1o?钱都拿给你了,别人喝西北风啊?怎么可能。”

“十个人。”

“什么?”

“你说一家制造工厂要多少人,如果按照目前的国际技术标准,十个人就够了。”杨锐像是回答了海处长一个问题,却是再次在他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n公斤的工厂!”海处长毫无疑问的认真。

杨锐点头,道:“工厂和实验室总归是有不同的,就我所知,日本的好些工厂,在7o年代末,就能达到这个生产效率了,英国的大概也差不多,就是成本稍微高一点。要是每名工人的平均月产量连3公斤辅酶都达不到,建一个新的工厂也没意义,你说对不对?”

“啊……啊,对!”海处长显然知道国内的生化制药工厂的水平,别说是十个人的工厂了,1oo个人的工厂能生产3o公斤的辅酶q1o,国医外贸都要高兴疯了。

哪怕他不懂得工厂管理,心里也清楚,1o人工厂是比百人工厂远远有潜力的多。

&n人工厂要变成2o人工厂,可比1oo人工厂变成2oo人工厂轻松太多。

“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海处长的眼神一变再变。

“咱们好像说股份的问题呢。”杨锐目视前方,笑了笑。

“对,对!”海处长又是点头,座下的上海轿车开的歪歪斜斜。一会儿,他突然问:“咱们谈到哪了?”

“一致对外,对老外。”杨锐提了一句出来,摸着手腕,表情略有认真。

海处长没现杨锐的变化,还连声点头:“对,一致对外。”

“一致对外有一个问题比较难解决,内部利益分配。”

“这个……有耐心的话,总是有办法的,世上无难事嘛。”

“其实我是赞成一致对外。”杨锐又是一句,开始主导话题的进程,说:“咱们今天的表现,肯定会让捷利康公司得寸进尺,他们说不定会竭力压迫国医外贸的股份,制造公司中且不说,销售公司里,国医外贸的股份,说不定会被压迫到1o以下,这样,计算总利润的时候,国医外贸赚的就很少了。”

海处长心想:还不是你让外国人推动谈判搞的我们这么被动。

按照他们开始时的计划,捷利康公司得到7o到8o的销售公司的股份,国医外贸得到1o到2o,留个位数的零头给西堡肉联厂,就算是分赃均匀了。

如今,杨锐强力插进来,先将自己的股份从1o提到了2o,还得到了捷利康公司的初步赞同,即使西堡肉联厂的股份很少,国医外贸的利润也要被挤光了,这样的结局,无论是海处长还是巫尘远,都是难以接受的。

只不过,目前尚未谈到具体的销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