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2 / 5)

那就不难理解楚怀王为何轻信了秦国——即中原诸国皆注重承诺,以诚信建立邦交,不像秦国那么没脸没皮。

但不可否认,或许秦国这种没脸没皮的行为,亦帮助秦国在与中原诸国的角力中逐渐积累优势。

而坏处就是,秦人的信誉在中原变得很差,以至于如今秦国想要采取连横的战略,也逐渐少有国家会信任秦国。

而这在司马错看来,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

与趋利的张仪不同,司马错依旧坚持“人无信不立”的传统思想,主张以诚信结交邦国,但奈何秦国受张仪的影响太大,像诚信这种美德,逐渐在秦国被抛弃,年轻一代的秦人,皆看重利益胜过信誉。

这在司马错看来,非常不好。

他也看过孟子的文章,得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道理,并对此深以为然。

不可否认现如今的秦国确实很强大,可再强大,亦挡不住中原诸国合纵抵制秦国,而秦人失信,这就给了中原一个很好的、讨伐秦国的借口。

也亏得中原诸国现如今还未再次冒出像公孙衍、惠施那种坚持且有能力组织联合抗秦的人,否则,倘若中原诸国联合起来对抗他秦国,他秦国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然而眼前这位年轻的将领却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虽然明白却因为见秦国强盛而对此不以为然,这亦让司马错不敢放手将肩上的重担交给这个白起。

不错,秦国的未来,势必要交接给像白起这等杰出的后辈将军手中,但司马错认为暂时还不是时候。

他觉得白起仍过于毛躁是一个原因,不希望穰侯魏冉独揽大权,则是另外一个原因——与穰侯魏冉不同,深受秦惠王器重之恩的司马错,只效忠于秦国的当代君主,并不包括以宣太后、穰侯魏冉、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以及芈戎、向寿这股国内的太后外戚势力。

结合以上几个原因,司马错绝对不会将军中的大权交给白起,但眼下的问题就是,他麾下仅六万秦军,未见得能够稳胜方城,且方城令蒙仲的计谋亦让司马错意识到危险,因此他觉得,与其寄希望于他从内心觉得靠不住的楚国将领昭雎,还不如设法与白起达成默契,至少白起与他司马错一样都是秦将,相比较昭雎更加注重秦国的利益,哪怕彼此所处的国内势力阵营并不相同。

但要与白起达成默契,就意味着他也必须做出一些退让,一些能让白起满意的退让。

于是在沉思了片刻后,司马错正色对白起说道:“军中大权,恕老夫暂时不能教给白左更,不过,但凡是牵扯到方城、牵扯到那蒙仲的战事,老夫可以让白左更来制定策略……”

他知道,白起对魏国方城的蒙仲很在意。

果然,起初见司马错虽说承认了错误但却丝毫没有放权的意思,白起正准备起身离去,可听到司马错这话,他立刻就打消了去意,颇有些惊讶地看着司马错:“国尉的意思是说,日后与那蒙仲的战事,皆交由在下做主?”

“可以。”司马错点点头说道:“只要白左更能解释清楚其中的道理,老夫绝不干涉。但前提是,此番征讨魏韩两国的战事,白左更必须全心全力协助老夫。……似这样的约定,白左更可愿接受?”

“这个嘛……容在下好好考虑考虑。”

说完这句,白起便皱着眉头思忖起来。

平心而论,以白起的骄傲,他不容许出征时有人事事对他发号施令,哪怕这个人是他秦国的名将司马错,因此倘若换做别人,白起绝对不会接受司马错给出的条件,除非司马错肯给他军中的主导权,否则他虽说还不至于故意给司马错制造麻烦,但绝对不会鼎力相助。

但是,司马错却给了他一个很难回绝的条件,即但凡与那蒙仲的战事,皆由他白起来制定策略,这意味着,他白起尽管仍是秦军的副